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公开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中继设备、远端终端及通信系统。
技术介绍
1、为了支持不在网络覆盖范围的终端与网络之间通信,引入了邻近服务(proximity-basedservices,prose)。中间中继是位于远端ue和u2n中继(ue-to-networkrelay,ue到网络中继)之间的路径上的prose ue,提供支持5g prose远端ue连接到网络的功能,从而支持多跳u2n中继服务。
2、目前,需要对现有的远端ue和u2n中继之间的传输机制进行完善以支持多跳u2n中继服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中继设备、远端终端及通信系统,以进一步增强远端ue和u2n中继之间的传输机制。
2、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由第一中继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3、接收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的第一通告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通告消息中包括:第一跳数以及所述第二中继设备的标识信息;
4、对所述第一通告消息进行验证;
5、根据验证结果以及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与所述第二中继设备之间是否存在链路,确定广播第二通告消息或舍弃所述第一通告消息;
6、其中,所述第二通告消息中包括:第二跳数和/或所述第一中继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跳数为对所述第一跳数加一后得到的跳数。
7、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由第二中继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8、向第一中继设备发
9、其中,所述第一通告消息中包括:第一跳数以及所述第二中继设备的标识信息。
10、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由远端终端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11、接收第一中继设备广播的第二通告消息;
12、其中,所述第二通告消息为所述第一中继设备对第一通告消息验证通过,且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与第二中继设备之间存在链路的情况下发送的;所述第一通告消息为所述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的;
13、所述第一通告消息中包括:第一跳数以及所述第二中继设备的标识信息;
14、所述第二通告消息中包括:第二跳数和/或所述第一中继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跳数为对所述第一跳数加一后得到的跳数。
15、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中继设备,所述中继设备包括第一中继设备,包括:
16、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的第一通告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通告消息中包括:第一跳数以及所述第二中继设备的标识信息;
17、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通告消息进行验证;以及,根据验证结果以及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与所述第二中继设备之间是否存在链路,确定广播第二通告消息或舍弃所述第一通告消息;
18、其中,所述第二通告消息中包括:第二跳数和/或所述第一中继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跳数为对所述第一跳数加一后得到的跳数。
19、第五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中继设备,所述中继设备包括第二中继设备,包括:
20、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中继设备发送第一通告消息;
21、其中,所述第一通告消息中包括:第一跳数以及所述第二中继设备的标识信息。
22、第六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远端终端,包括:
23、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中继设备广播的第二通告消息;
24、其中,所述第二通告消息为所述第一中继设备对第一通告消息验证通过,且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与第二中继设备之间存在链路的情况下发送的;所述第一通告消息为所述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的;
25、所述第一通告消息中包括:第一跳数以及所述第二中继设备的标识信息;
26、所述第二通告消息中包括:第二跳数和/或所述第一中继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跳数为对所述第一跳数加一后得到的跳数。
27、第七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中继设备,所述中继设备包括第一中继设备,包括:
28、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29、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设备用于执行实现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
30、第八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中继设备,所述中继设备包括第二中继设备,包括:
31、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32、其中,所述第二中继设备用于执行实现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二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
33、第九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远端终端,包括:
34、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35、其中,所述远端终端用于执行实现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三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
36、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一中继设备、第二中继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设备被配置为实现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的通信方法,所述第二中继设备被配置为实现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的通信方法。
37、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通信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设备执行如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的通信方法。
38、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中继设备接收第二中继设备发送的第一通告消息;其中,所述第一通告消息中包括:第一跳数以及所述第二中继设备的标识信息;在对所述第一通告消息进行验证后,根据验证结果以及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与所述第二中继设备之间是否存在链路,确定广播第二通告消息或舍弃所述第一通告消息;其中,所述第二通告消息中包括:第二跳数和/或所述第一中继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二跳数为对所述第一跳数加一后得到的跳数;这样,基于第一通告消息的验证结果以及第一中继设备和第二中继设备之间的链路建立结果,来确定是否能广播第二通告消息,可以安全的通过第一中继设备发现到第二中继设备,确保转发的通告消息的安全性,提高了发现和传输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远端ue和u2n中继之间的传输机制进行了进一步完善。
39、本公开实施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公开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第一中继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验证结果以及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与所述第二中继设备之间是否存在链路,确定广播第二通告消息或舍弃所述第一通告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与所述第二中继设备之间存在链路,则确定广播所述第二通告消息,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与所述第二中继设备之间不存在链路,则确定舍弃所述第一通告消息,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告消息中还包括中继服务代码RSC以及所述第二中继设备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 ID,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RSC以及所述第二中继设备的PLMN ID,对所述第一通告消息进行安全验证,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广播第二通告消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信息条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1.根据权利要求5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告消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二中继设备的标识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告消息中还包括中继服务代码RSC以及所述第二中继设备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标识PLMN ID,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条件包括:所述第三跳数小于第二跳数阈值。
16.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第二中继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9.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由远端终端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20.一种中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设备包括第一中继设备,包括:
21.一种中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设备包括第二中继设备,包括:
22.一种远端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23.一种中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设备包括第一中继设备,包括:
24.一种中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设备包括第二中继设备,包括:
25.一种远端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26.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中继设备、第二中继设备和远端终端;其中,所述第一中继设备被配置为实现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所述第二中继设备被配置为实现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所述远端终端被配置为实现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方法。
27.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在通信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或执行如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或执行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方法。
28.一种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产品被通信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或执行如权利要求16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或执行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第一中继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验证结果以及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与所述第二中继设备之间是否存在链路,确定广播第二通告消息或舍弃所述第一通告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与所述第二中继设备之间存在链路,则确定广播所述第二通告消息,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继设备与所述第二中继设备之间不存在链路,则确定舍弃所述第一通告消息,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告消息中还包括中继服务代码rsc以及所述第二中继设备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 id,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rsc以及所述第二中继设备的plmn id,对所述第一通告消息进行安全验证,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广播第二通告消息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信息条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1.根据权利要求5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告消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二中继设备的标识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告消息中还包括中继服务代码rsc以及所述第二中继设备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标识plmn id,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正仪,陆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