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铁路无砟轨道岔区钢筋智能建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2361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铁路无砟轨道岔区钢筋智能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空间坐标系并放入生成的道床单元三维模型;S2,构建道床单元中道床的下层筋分布;S3,对不同股道的轨枕进行分组,并对得到的轨枕组进行排序,得到顺序轨枕组;S4,计算得到道床的中层筋分布;S5,计算得到道床上层筋分布;S6,再次判断所述道床单元的类型,构建无底座道床钢筋分布;S7,构建底座的钢筋分布和组合结构的钢筋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充分利用BIM模型内的信息和三维形式,根据道床和底座的实际结构智能创建钢筋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方法操作繁琐、难以修改、逻辑复杂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的铁路无砟轨道岔区钢筋智能建模方法。


技术介绍

1、铁路道岔是一种带有导轨的转辙器和辙叉的轨道装置,铁路机车车辆可以通过道岔从一个轨道转向另一个轨道。铁路道岔是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铁路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铁路道岔是线路上的薄弱环节,是养护维修的重点和难点,是影响列车运行速度和安全的关键设备,是高速铁路建设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2、铁路的轨道岔区是不同型号的铁路道岔或者道岔群所在的区域。由于铁路道岔结构复杂、类型众多,导致轨道岔区的结构也十分复杂多样,因此针对铁路无砟轨道岔区的钢筋建模十分复杂困难。

3、建筑信息模型(bim)是指在建设项目资产的全生命周期应用模型和数字化技术手段进行信息管理的方法和技术。bim的核心理念是利用数字化技术为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借助这个包含建筑工程信息的三维模型,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信息集成化程度,从而为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利益方提供一个工程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平台。

4、无砟轨道岔区常采用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该种轨道按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的铁路无砟轨道岔区钢筋智能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铁路无砟轨道岔区钢筋智能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S2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的铁路无砟轨道岔区钢筋智能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S21和S25中平移的距离为100mm-250mm;S27和S28中平移的距离为200-4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铁路无砟轨道岔区钢筋智能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S4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BIM的铁路无砟轨道岔区钢筋智能建模方法,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铁路无砟轨道岔区钢筋智能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铁路无砟轨道岔区钢筋智能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s2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的铁路无砟轨道岔区钢筋智能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s21和s25中平移的距离为100mm-250mm;s27和s28中平移的距离为200-4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铁路无砟轨道岔区钢筋智能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s4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bim的铁路无砟轨道岔区钢筋智能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3中平移的距离为100mm-3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铁路无砟轨道岔区钢筋智能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广宁姚一鸣王奇胜徐凌雁寇胜宇程杰王会永王玉昆王伟华金占东高志国杨军王汉民孙永华刘轲张荣鹤张晓波郭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