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层电阻膜的超宽带红外雷达双隐身超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2269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多层电阻膜的超宽带红外雷达双隐身超材料,其周期单元结构包括底部反射层、三层雷达吸收层和顶部红外屏蔽层,底部反射层与三层雷达吸收层各层之间设有不同厚度的泡沫层;三层雷达吸收层的电阻膜结构由下到上,分别为单片方片、2×2方片阵列、4×4方片阵列结构,红外屏蔽层的金属结构由方形金属阵列构成,每个金属阵列单元由中央正八边形和四周的正直角三角形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红外屏蔽层通过增加低红外发射率材料的占空比来实现红外隐身,而吸收体中的三层雷达吸收层通过产生多个谐振点来拓宽吸收带宽。其具有红外发射率低、超宽带吸波、极化不敏感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红外-雷达兼容隐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3-5μm和8-14μm波段的红外隐身,并且在微波段吸波的超宽带吸波体。


技术介绍

1、近年来,可见光、红外、雷达和激光探测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传统的单波段雷达、红外等探测技术已无法满足当今和未来军事发展的需求。因此,多波段兼容隐身技术的需求日益重要,以提高武器和装备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在各种探测方法中,雷达(微波)和红外探测是最常用的。因此,近期工作中明确显示,微波和红外兼容隐身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多波段兼容隐身的主要研究领域。红外隐身需要高反射率和低辐射率,而雷达隐身则需要低反射率和高吸收率。在传统材料中,无法同时兼顾良好的红外隐身和雷达隐身性能。为实现红外-雷达兼容的目标,研究人员广泛探索了复合涂层材料,包括纳米材料、光子晶体和导电聚合物,在独立调制电磁波的同时实现宽带微波吸收和有效的热红外屏蔽时面临挑战。而超材料在操纵电磁波方面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可以同时实现低的红外发射率和高的微波吸收,成为解决这些挑战的非常有希望的解决方案。

2、红外隐身效果受温度和红外发射率的影响。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层电阻膜的超宽带红外雷达双隐身超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个周期单元结构形成的阵列,周期单元结构包括底部反射层、三层雷达吸收层、顶部红外屏蔽层以及泡沫层,底部反射层与三层雷达吸收层各层之间设有不同厚度的所述泡沫层;所述顶部红外屏蔽层由基底上的方形金属阵列构成,每个金属阵列单元由中央正八边形和四周的正直角三角形构成,所述正直角三角形和正八边形之间设有间隙,相邻两个金属阵列单元的正八边形之间留有间隙,每两行两列金属阵列单元之间的正直角三角形构成方片结构;三层雷达吸收层中各层电阻膜图案均为90°旋转对称的图案,由下至上第一层至第三层分别为单片方片、2×2方片阵列、4×4方片阵列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层电阻膜的超宽带红外雷达双隐身超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个周期单元结构形成的阵列,周期单元结构包括底部反射层、三层雷达吸收层、顶部红外屏蔽层以及泡沫层,底部反射层与三层雷达吸收层各层之间设有不同厚度的所述泡沫层;所述顶部红外屏蔽层由基底上的方形金属阵列构成,每个金属阵列单元由中央正八边形和四周的正直角三角形构成,所述正直角三角形和正八边形之间设有间隙,相邻两个金属阵列单元的正八边形之间留有间隙,每两行两列金属阵列单元之间的正直角三角形构成方片结构;三层雷达吸收层中各层电阻膜图案均为90°旋转对称的图案,由下至上第一层至第三层分别为单片方片、2×2方片阵列、4×4方片阵列结构,方片边长逐层减少,方片之间的间隙逐层增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层电阻膜的超宽带红外雷达双隐身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反射层和三层雷达吸收层均由电阻膜和pet衬底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层电阻膜的超宽带红外雷达双隐身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红外屏蔽层由铜片阵列和f4b基底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层电阻膜的超宽带红外雷达双隐身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层为pmi泡沫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层电阻膜的超宽带红外雷达双隐身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单元结构边长为17.6mm,所述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飞飞吴明徽刘涛吉宇博方俊李世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