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涤纶纤维,具体涉及一种抗菌涤纶纤维纱线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涤纶纤维是一种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然后经纺丝制成的合成纤维,具有强度高、耐腐蚀、弹性好、热塑性强等优点,是目前用途最广、耗量最大的纤维材料,其中涤纶纤维在面料上的应用最为广泛,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由于各种竞争加剧,对涤纶纤维的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面料上的应用中,涤纶纤维的抗菌性能较差,当纤维处于潮湿或温暖的环境中时,细菌、真菌和霉菌等微生物可以在纤维上滋生,这些微生物的滋生不仅会导致纤维出现污点、发霉、褪色或降解等现象,还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影响纤维的使用寿命和应用范围,此外,涤纶纤维具有易燃性,燃烧时会产生有毒气体和熔滴现象,对人体和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导致涤纶纤维及其面料的应用领域受到了限制,因此,需要对涤纶纤维的抗菌性和阻燃性进行进一步地改进。
2、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对涤纶纤维进行改性处理,从而提高涤纶纤维纱线的抗菌性能和阻燃性能,例如公开号为cn104963028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抗菌涤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技术通过将pet聚酯切片和抗菌涤纶母粒先进行熔融共混挤出,再进行熔融纺丝制成,其中抗菌涤纶母粒由pet聚酯切片、预处理纳米银抗菌剂、抗氧化剂、润滑剂和分散剂经熔融共混挤出制成,该专利技术制备的涤纶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公开号为cn116716678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阻燃涤纶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技术通过将改性涤纶切片、石墨烯气凝胶、聚磷酸铵和弹性剂混合均匀,再经熔融纺丝制成,其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涤纶纤维纱线的制备方法,解决了以下技术问题:
2、(1)解决了涤纶纤维抗菌性能较差的问题;
3、(2)解决了涤纶纤维阻燃性能较差的问题。
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抗菌涤纶纤维纱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1)将pet切片、抗菌剂、复合阻燃填充料、润滑剂和分散剂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在转速为600~800r/min的条件下,混合搅拌30~50min,得到共混物;
7、(2)将步骤(1)得到的共混物通过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造粒,然后在纺丝机上进行熔融纺丝,制得涤纶纤维;
8、(3)将步骤(2)得到的涤纶纤维进行切割预处理,得到长度为25~35mm的涤纶短纤维,然后依次通过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和络筒工序,最终得到涤纶纤维纱线;
9、所述涤纶纤维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40~60份pet切片、5~9份抗菌剂、2~6份复合阻燃填充料、2~4份润滑剂和1~3份分散剂。
10、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润滑剂为石蜡或者聚乙烯蜡中的任一种;所述分散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者聚乙二醇中的任一种。
11、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机的转速为100~150r/min,温度为250~270℃;所述纺丝机中纺丝温度为270~290℃,螺杆转速为300~500r/min,卷绕速度为1000~1200r/min。
12、进一步地,所述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d1:将坡缕石加入到盐酸溶液中,机械搅拌20~30min,然后将其置于50~70℃的烘箱中干燥处理1~3h,得到预处理的坡缕石;
14、d2:在反应器中加入预处理的坡缕石和二甲基亚砜溶液,开启搅拌,至形成均匀溶液后,加入溴乙酸,混匀,通氮气保护,继续向体系中加入酯化催化剂,加毕,将体系温度升高至100~110℃,搅拌3~5h后,停止加热并将氮气撤去,待物料自然冷却,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得到改性坡缕石;
15、d3:将改性坡缕石置于无水乙醇中,超声分散10~30min,通氮气,排出空气后,加入木犀草素和碱性催化剂,加完后,在60~70℃的温度环境中搅拌4~6h,过滤分离出固体物料,经洗涤和真空干燥,即可获得抗菌剂。
16、进一步地,步骤d1中,所述坡缕石的直径为1~10μm,长度为2~5mm。
17、进一步地,步骤d1中,所述盐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50%。
18、进一步地,步骤d2中,所述酯化催化剂为氨基磺酸、钛酸四丁酯或者三氟甲磺酸中的任一种。
19、进一步地,步骤d3中,所述碱性催化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者碳酸钠中的任一种。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坡缕石进行酸化和干燥处理,得到预处理的坡缕石,在酯化催化剂的作用下,预处理的坡缕石表面的羟基基团可以与溴乙酸结构中的羧基发生反应,从而在坡缕石表面引入卤素基团,得到改性坡缕石,在碱性催化剂的作用下,改性坡缕石表面的卤素基团可以与木犀草素结构中的羟基基团发生反应,从而将木犀草素接枝到坡缕石的表面,得到抗菌剂。
21、进一步地,所述复合阻燃填充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2、dd1:将魔芋葡甘聚糖和n,n-二甲基甲酰胺依次加入至充满氮气的反应器中,搅拌均匀后,加入氯甲基二甲基氯硅烷和缚酸剂,将温度升高至55~65℃,在该温度条件下保温搅拌3~5h,减压蒸馏除去溶剂,获得改性魔芋葡甘聚糖;
23、dd2: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将改性魔芋葡甘聚糖和纯水溶液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再加入鸟苷酸和碳酸钠,开启加热,待体系温度达到60~70℃后,恒温搅拌2~6h,出料,得到复合阻燃填充料。
24、进一步地,步骤dd1中,所述缚酸剂为三乙胺或者吡啶中的任一种
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魔芋葡甘聚糖的结构中含有羟基基团,在缚酸剂的作用下,可与氯甲基二甲基氯硅烷结构中的硅氯发生反应,获得改性魔芋葡甘聚糖,以其结构中的卤素基团为活性位点,利用卤素基团与鸟苷酸结构中的氨基可发生反应的机理,将鸟苷酸引入到魔芋葡甘聚糖的结构中,得到复合阻燃填充料。
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27、(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坡缕石表面接枝木犀草素,制得抗菌剂,并进一步参与到涤纶纤维的改性过程中,抗菌剂中的坡缕石经有机改性后,有效地改善了其与基体之间的界面亲和性,能够相对均匀的分散在基体中,形成良好的填充效果,其中,坡缕石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从而使制备的涤纶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水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面料的舒适度和功能性,扩大涤纶纤维的应用领域,此外,利用木犀草素的强效抗菌作用,赋予涤纶纤维优异的抗菌性能,避免细菌、真菌和霉菌等微生物在纤维上滋生,导致纤维出现污点、发霉、褪色或降解等现象,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28、(2)本专利技术通过制备阻燃填充料,作为涤纶纤维的功能性助剂,其结构中的魔芋葡甘聚糖可作为碳源,鸟苷酸可作为氮源和酸源,因此,具有膨胀阻燃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涤纶纤维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涤纶纤维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润滑剂为石蜡或者聚乙烯蜡中的任一种;所述分散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者聚乙二醇中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涤纶纤维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机的转速为100~150r/min,温度为250~270℃;所述纺丝机中纺丝温度为270~290℃,螺杆转速为300~500r/min,卷绕速度为1000~1200r/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涤纶纤维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菌涤纶纤维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1中,所述坡缕石的直径为1~10μm,长度为2~5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菌涤纶纤维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1中,所述盐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5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菌涤纶纤维纱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菌涤纶纤维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3中,所述碱性催化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者碳酸钠中的任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涤纶纤维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阻燃填充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抗菌涤纶纤维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D1中,所述缚酸剂为三乙胺或者吡啶中的任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涤纶纤维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涤纶纤维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润滑剂为石蜡或者聚乙烯蜡中的任一种;所述分散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者聚乙二醇中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涤纶纤维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机的转速为100~150r/min,温度为250~270℃;所述纺丝机中纺丝温度为270~290℃,螺杆转速为300~500r/min,卷绕速度为1000~1200r/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涤纶纤维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菌涤纶纤维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1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嘉帆,陈汉涛,
申请(专利权)人:普宁市新栩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