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理分析,具体涉及基于光学分析的镜片防雾效果智能化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1、镜片生产出来后,需要对镜片的防雾效果进行检测,一般情况下,防雾检测需要将水滴接触镜片防雾膜表面,等水滴铺展开形成均匀水膜时,通过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当前的防雾膜的透光效果,通过防雾膜的透光效果确定当前镜片的防雾情况,但是人体呼吸时会造成镜片物化,一般水膜不会均匀分布,通过上述方法不能确定人体佩戴时镜片的防雾情况。
2、由于人体在佩戴眼镜时,随着呼吸的进行,周围空气形成了一种动态的流场,这种流场会导致湿气在镜片表面的不均匀分布,这种不均匀的湿度分布使得难以通过常规方法确定防雾效果,无法有效地确保镜片的防雾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基于光学分析的镜片防雾效果智能化监测方法,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光学分析的镜片防雾效果智能化监测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了基于光学分析的镜片防雾效果智能化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获取镜片区域中每个湿度区域中每个检测点的透光率曲线;所述透光率曲线的横轴为波长,纵轴为透光率数值,每个波长对应一个存在防雾膜的透光率数值与一个不存在防雾膜的透光率数值;
5、根据每个检测点的透光率曲线上所有波长的存在防雾膜与不存在防雾膜的透光率数值,得到每个检测点的透光率防雾指标;
6、根据每个湿度区域的所有检测点的透光率防雾指标和检测点数量,得到每个
7、将镜片区域的最小外接矩形等分为若干个的矩形区域;在镜片区域的最小外接矩形中筛选并合并出一个眼珠区域;根据所有矩形区域与眼珠区域的质心间的距离和所有湿度区域的透光率指标,得到镜片的整体防雾效果;根据镜片的整体防雾效果,对镜片的防雾效果进行判定。
8、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每个检测点的透光率曲线上所有波长的存在防雾膜与不存在防雾膜的透光率数值,得到每个检测点的透光率防雾指标,包括的具体步骤如下:
9、将每个检测点的透光率曲线中波长为预设的第一段波长范围的部分,记为每个检测点的透光率曲线的第一段;
10、将每个检测点的透光率曲线中波长为预设的第二段波长范围的部分,记为每个检测点的透光率曲线的第二段;
11、根据每个检测点的透光率曲线的第一段中所有波长的存在防雾膜与不存在防雾膜的透光率数值,得到每个检测点的透光率曲线的第一段中存在防雾膜与不存在防雾膜的透光率的差异;
12、根据每个检测点的透光率曲线的第一段中存在防雾膜与不存在防雾膜的透光率的差异和每个检测点的透光率曲线的第二段上所有波长的存在防雾膜与不存在防雾膜的透光率数值,得到每个检测点的透光率防雾指标。
13、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每个检测点的透光率曲线的第一段中所有波长的存在防雾膜与不存在防雾膜的透光率数值,得到每个检测点的透光率曲线的第一段中存在防雾膜与不存在防雾膜的透光率的差异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14、
15、式中,gx表示第x个检测点的透光率曲线的第一段中存在防雾膜与不存在防雾膜的透光率的差异;n1x表示第x个检测点的透光率曲线的第一段中的波长数量;lx,i为第x个检测点的透光率曲线的第一段中的第i个波长的存在防雾膜的透光率数值;lx,i-1为第x个检测点的透光率曲线的第一段中的第i-1个波长的存在防雾膜的透光率数值;l′x,i为第x个检测点的透光率曲线的第一段中的第i个波长的不存在防雾膜的透光率数值;l′x,i-1为第x个检测点的透光率曲线的第一段中的第i-1个波长的不存在防雾膜的透光率数值。
16、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每个检测点的透光率曲线的第一段中存在防雾膜与不存在防雾膜的透光率的差异和每个检测点的透光率曲线的第二段上所有波长的存在防雾膜与不存在防雾膜的透光率数值,得到每个检测点的透光率防雾指标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17、
18、式中,ex表示第x个检测点的透光率防雾指标;gx表示第x个检测点的透光率曲线的第一段中存在防雾膜与不存在防雾膜的透光率的差异;n2x表示第x个检测点的透光率曲线的第二段中的波长数量;lx,j表示第x个检测点的透光率曲线的第二段中的第j个波长存在防雾膜的透光率数值;lx,max表示第x个检测点的透光率曲线上所有波长的存在防雾膜的透光率数值的最大值;l′x,max表示第x个检测点的透光率曲线上所有波长的不存在防雾膜的透光率数值的最大值;||为绝对值函数。
19、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每个湿度区域的所有检测点的透光率防雾指标和检测点数量,得到每个湿度区域的透光率指标,包括的具体步骤如下:
20、根据每个湿度区域的所有检测点的透光率防雾指标,得到每个湿度区域的稳定程度;
21、根据每个湿度区域的稳定程度、所有检测点的透光率防雾指标和检测点数量,得到每个湿度区域的透光率指标。
22、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每个湿度区域的稳定程度、所有检测点的透光率防雾指标和检测点数量,得到每个湿度区域的透光率指标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23、
24、式中,rv表示第v个湿度区域的透光率指标;nv表示第v个湿度区域中的检测点数量;ev,y表示第v个湿度区域中的第y个检测点的透光率防雾指标,表示第v个湿度区域中所有检测点的透光率防雾指标的平均值;表示第v个湿度区域的稳定程度;e为自然常数;n表示镜片区域中所有检测点的数量;||为绝对值函数;exp()为以自然常数为底的指数函数。
25、进一步地,所述在镜片区域的最小外接矩形中筛选并合并出一个眼珠区域,包括的具体步骤如下:
26、在镜片区域的最小外接矩形中,将中间行的中心的数量为预设的眼珠矩形区域数量的矩形区域的合并区域记为眼珠区域。
27、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有矩形区域与眼珠区域的质心间的距离和所有湿度区域的透光率指标,得到镜片的整体防雾效果,包括的具体步骤如下:
28、将每个矩形区域与眼珠区域的质心间的距离的倒数,记为每个矩形区域的重要度;
29、将每个矩形区域所在的所有湿度区域的透光率指标的平均值,记为每个矩形区域的透光率指标;
30、根据每个矩形区域的重要度和透光率指标,得到镜片的整体防雾效果。
31、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每个矩形区域的重要度和透光率指标,得到镜片的整体防雾效果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32、
33、其中,f表示镜片的整体防雾效果;m表示矩形区域的数量;ka表示第a个矩形区域的重要度;ra表示第a个矩形区域的透光率指标;norm()为线性归一化函数。
34、进一步地,所述根据镜片的整体防雾效果,对镜片的防雾效果进行判定,包括的具体步骤如下:
35、将透光率指标小于等于预设的透光率指标阈值的镜片,判定为不合格镜片;
36、将透光率指标大于预设的透光率指标阈值的镜片,判定为合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光学分析的镜片防雾效果智能化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光学分析的镜片防雾效果智能化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检测点的透光率曲线上所有波长的存在防雾膜与不存在防雾膜的透光率数值,得到每个检测点的透光率防雾指标,包括的具体步骤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光学分析的镜片防雾效果智能化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检测点的透光率曲线的第一段中所有波长的存在防雾膜与不存在防雾膜的透光率数值,得到每个检测点的透光率曲线的第一段中存在防雾膜与不存在防雾膜的透光率的差异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光学分析的镜片防雾效果智能化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检测点的透光率曲线的第一段中存在防雾膜与不存在防雾膜的透光率的差异和每个检测点的透光率曲线的第二段上所有波长的存在防雾膜与不存在防雾膜的透光率数值,得到每个检测点的透光率防雾指标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光学分析的镜片防雾效果智能化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湿度区域的所有检测点的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基于光学分析的镜片防雾效果智能化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湿度区域的稳定程度、所有检测点的透光率防雾指标和检测点数量,得到每个湿度区域的透光率指标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光学分析的镜片防雾效果智能化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镜片区域的最小外接矩形中筛选并合并出一个眼珠区域,包括的具体步骤如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光学分析的镜片防雾效果智能化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有矩形区域与眼珠区域的质心间的距离和所有湿度区域的透光率指标,得到镜片的整体防雾效果,包括的具体步骤如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基于光学分析的镜片防雾效果智能化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矩形区域的重要度和透光率指标,得到镜片的整体防雾效果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光学分析的镜片防雾效果智能化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镜片的整体防雾效果,对镜片的防雾效果进行判定,包括的具体步骤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光学分析的镜片防雾效果智能化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光学分析的镜片防雾效果智能化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检测点的透光率曲线上所有波长的存在防雾膜与不存在防雾膜的透光率数值,得到每个检测点的透光率防雾指标,包括的具体步骤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光学分析的镜片防雾效果智能化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检测点的透光率曲线的第一段中所有波长的存在防雾膜与不存在防雾膜的透光率数值,得到每个检测点的透光率曲线的第一段中存在防雾膜与不存在防雾膜的透光率的差异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光学分析的镜片防雾效果智能化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检测点的透光率曲线的第一段中存在防雾膜与不存在防雾膜的透光率的差异和每个检测点的透光率曲线的第二段上所有波长的存在防雾膜与不存在防雾膜的透光率数值,得到每个检测点的透光率防雾指标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光学分析的镜片防雾效果智能化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湿度区域的所有检测点的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鹏辉,黄张斌,郑智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乙达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