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位移传感器的三线圈音圈电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2194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26
本技术属于音圈电机领域,提出了一种集成位移传感器的三线圈音圈电机结构,电机结构的壳体中间设置为中空,壳体右端与固定座固定连接,底座安装在固定座内孔中,壳体内腔中沿底座开始依次布置第一磁钢、第一导磁体、第二磁钢、第二导磁体、第三磁钢、第三导磁体、第四磁钢、第四导磁体;电机结构的套筒一端与固定座内孔配合约束,另一端与第四导磁体外圆配合接触,线圈骨架安装在套筒和壳体内孔形成的间隙之间,线圈骨架上饶有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铁芯安装在输出杆上,输出杆安装在线圈骨架上,位移传感器安装在壳体中,并用压环紧固。本技术提出的电机结构控制更加精准、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音圈电机,尤其涉及一种集成位移传感器的三线圈音圈电机结构


技术介绍

1、音圈电机是一种基于安培力原理的动圈式或动铁式直线往复电机,具有高频响、大行程等特点,常应用于航空、航天中的运动模组、振动测试、伺服驱动等场合,随着应用场合的驱动精密、控制灵活等要求,对音圈电机的输出位移精度、尺寸、推力等外形、性能参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集成位移传感器的三线圈音圈电机结构,采用径向集成位移位移传感器在不增加轴向尺寸的前提下使得电机控制更加精准,轴向三线圈布置的结构使得电机控制更加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集成位移传感器的三线圈音圈电机结构,通过注塑的工艺将输出杆、铁芯、线圈骨架连接成一个整体,实现径向集成位移位移传感器的集成,通过轴线三线圈布置的结构,实现线圈的独立式控制,可以实现电机的大推力输出、应急“刹车”等工作模式。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集成位移传感器的三线圈音圈电机结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集成位移传感器的三线圈音圈电机结构,包括:压环、位移传感器、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壳体、固定座、底座、第一磁钢、第一导磁体、第二磁钢、第二导磁体、套筒、第三磁钢、第三导磁体、第四磁钢、第四导磁体、线圈骨架、铁芯、输出杆;

4、所述壳体中间设置为中空,壳体右端与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安装在固定座内孔中,所述底座上表面安装有第一磁钢,所述第一磁钢上表面安装有第一导磁体,所述第一导磁体上表面安装有第二磁钢,所述第二磁钢上表面安装有第二导磁体,所述第二导磁体上表面安装有第三磁钢,所述第三磁钢上表面安装有第三导磁体,所述第三导磁体上表面安装有第四磁钢,所述第四磁钢上表面安装有第四导磁体,所述套筒一端与固定座内孔配合约束,另一端与第四导磁体外圆配合接触,所述线圈骨架安装在套筒和壳体内孔形成的间隙之间,所述线圈骨架上饶有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所述铁芯安装在输出杆上,所述输出杆安装在线圈骨架上,所述位移传感器安装在壳体中,并用压环紧固。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磁钢、第二磁钢、第三磁钢、第四磁钢的磁极分布沿着安装方向呈磁极周期性交替布置。可以的一种布置形式是:n极、s极、s极、n极、n极、s极、s极、n极。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线圈与第一导磁体正对。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线圈与第二导磁体正对。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线圈与第三导磁体正对。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磁钢、第一导磁体、第二磁钢形成的磁路方向与第三磁钢、第三导磁体、第四磁钢形成的磁路方向相同,与第二磁钢、第二导磁体、第三磁钢形成的磁路方向相反。

10、进一步的,所述铁芯、输出杆为机加件,通过注塑工艺与线圈骨架集成在一起,并且铁芯与位移传感器中的线圈正对。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第三线圈可以单独控制;具体地,通入相同电流,第二线圈工作模式为“刹车”,提高电机换向效率,所述第一线圈、第三线圈通入相同电流,第二线圈通入相反电流,可以增大电机推力,提高电机带载能力。

12、本技术相比于现有的音圈电机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13、(1)三线圈之间的独立驱动,实现电机的灵活控制,可以实现“刹车”以及大推力输出;

14、(2)电机径向集成位移传感器,没有增加电机的轴向尺寸,可以实现电机的伺服控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位移传感器的三线圈音圈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环(1)、位移传感器(2)、第一线圈(3)、第二线圈(4)、第三线圈(5)、壳体(6)、固定座(7)、底座(8)、第一磁钢(9)、第一导磁体(10)、第二磁钢(11)、第二导磁体(12)、套筒(13)、第三磁钢(14)、第三导磁体(15)、第四磁钢(16)、第四导磁体(17)、线圈骨架(18)、铁芯(19)、输出杆(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位移传感器的三线圈音圈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钢(9)、第二磁钢(11)、第三磁钢(14)、第四磁钢(16)沿着安装方向呈磁极周期性交替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位移传感器的三线圈音圈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线圈(5)与第一导磁体(10)正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位移传感器的三线圈音圈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圈(4)与第二导磁体(12)正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位移传感器的三线圈音圈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3)与第三导磁体(15)正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位移传感器的三线圈音圈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钢(9)、第一导磁体(10)、第二磁钢(11)形成的磁路方向与第三磁钢(14)、第三导磁体(15)、第四磁钢(16)形成的磁路方向相同,与第二磁钢(11)、第二导磁体(12)、第三磁钢(14)形成的磁路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位移传感器的三线圈音圈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19)、输出杆(20)为机加件,通过注塑工艺与线圈骨架(18)集成在一起,并且铁芯(19)与位移传感器(2)中的线圈正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位移传感器的三线圈音圈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圈(3)、第二线圈(4)、第三线圈(5)可单独控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位移传感器的三线圈音圈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环(1)、位移传感器(2)、第一线圈(3)、第二线圈(4)、第三线圈(5)、壳体(6)、固定座(7)、底座(8)、第一磁钢(9)、第一导磁体(10)、第二磁钢(11)、第二导磁体(12)、套筒(13)、第三磁钢(14)、第三导磁体(15)、第四磁钢(16)、第四导磁体(17)、线圈骨架(18)、铁芯(19)、输出杆(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位移传感器的三线圈音圈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钢(9)、第二磁钢(11)、第三磁钢(14)、第四磁钢(16)沿着安装方向呈磁极周期性交替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位移传感器的三线圈音圈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线圈(5)与第一导磁体(10)正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位移传感器的三线圈音圈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圈(4)与第二导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裕雷马瑞聪原佳阳杨瀚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工业南京伺服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