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工程领域,涉及一种废弃矿山采空区地下水原位协同处理方法,尤其涉及基于疏排地下水、封堵地表水补给通道、巷道连续产碱系统和末端人工湿地的原位多技术协同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1、我国拥有废弃矿山近10万座,每年产生酸性矿井水(acid mine drainage,amd)约100亿吨。酸性矿井水的产生不仅量大面广,且具有持续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已造成严重的区域性污染,是我国全域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然而,目前我国针对酸性矿井水治理仍以“封堵矿井+修建污水处理厂”这一“短期应急+长期持续”的主动措施为主,尚缺乏低成本、可持续原位治理技术体系。由于传统的矿区地下水污染治理模式单一,系统性和可持续性不足,已无法支撑我国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因此,开展矿区酸性矿井水低成本、可持续治理研究是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的重大战略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废弃矿山采空区地下水原位协同处理方法。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弃矿山采空区地下水原位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弃矿山采空区地下水原位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疏排补给采空区的地下水是通过在与采空区具有水力联系的主要通道口设置围堰和导水通道,使地下水选择性地绕过采空区流动,消减采空区矿井水的补给水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弃矿山采空区地下水原位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围堰材料为碱渣和水泥混合制备的抗酸胶结材料;导水通道为导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弃矿山采空区地下水原位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弃矿山采空区地下水原位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弃矿山采空区地下水原位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疏排补给采空区的地下水是通过在与采空区具有水力联系的主要通道口设置围堰和导水通道,使地下水选择性地绕过采空区流动,消减采空区矿井水的补给水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弃矿山采空区地下水原位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围堰材料为碱渣和水泥混合制备的抗酸胶结材料;导水通道为导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弃矿山采空区地下水原位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对地表水补给采空区的优势通道进行注浆封堵的具体方法为:通过地面调查、示踪试验以及地球物理勘探手段,确定地表水补给采空区的优势通道,然后对这些优势通道进行注浆封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弃矿山采空区地下水原位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连续产碱系统由从上到下设置的有机基质层和凹凸棒石和碱渣复合材料层组成,层间填充有铁还原菌和硫酸盐还原菌混合菌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废弃矿山采空区地下水原位协同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续产碱系统的有机基质层厚度为0.3~0.6m,凹凸棒石和碱渣复合材料层厚度1.0~1.5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宏坪,陈梦舫,李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