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引导穿刺针固定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2077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25
一种CT引导穿刺针固定支架,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平台板和支架,所述平台板上设有架杆滑槽和旋钮调节槽;所述支架包括架杆装置和夹板装置,所述架杆装置包括主杆、副杆、主调位钮、副调位钮和扭转销,所述夹板装置包括锁紧旋钮、调向座板、左夹板、右夹板,所述调向座板包括座板和调向杆,所述调向杆穿过主杆顶端的调向孔,所述锁紧旋钮螺接在调向杆上;所述左夹板固定安装在调向座板上,右夹板通过扭簧铰链呈转动状安装在调向座板上,扭簧铰链使左夹板和右夹板自动合拢,所述左夹板和右夹板对应的表面上设有海绵垫;其有益效果是左夹板和右夹板可以夹住穿刺针,并可根据穿刺针的位置和方向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特别是一种ct引导穿刺针固定支架。


技术介绍

1、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中,通常是通过ct扫描确认病灶后,根据ct图像规划最佳进针角度。ct引导下经皮穿刺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是指在ct扫描定位协助下,通过体外的穿刺针或活检枪对病灶进行负压吸引或切割活检,取得病灶组织后送检来获得病理信息,为临床治疗提供病理依据,被认为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实际操作中需要操作手术的医生根据ct扫描来确定进针角度,然后进针,但实际临床中经常出现当手术医生的手脱离穿刺针后,穿刺针容易发生倾斜或摇摆,这样不仅会扩大创口,还可能会使穿刺针脱离病灶,严重影响穿刺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固定支架,以便在穿刺完成后将穿刺针固定在支架上,避免穿刺针倾斜或摇摆。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ct引导穿刺针固定支架,包括平台板和支架,所述平台板的一侧边缘上设有架杆滑槽,该侧侧面上即架杆滑槽的外侧壁上设有旋钮调节槽;所述支架包括架杆装置和夹板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CT引导穿刺针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板和支架,所述平台板的一侧边缘上设有架杆滑槽,该侧侧面上即架杆滑槽的外侧壁上设有旋钮调节槽;所述支架包括架杆装置和夹板装置,所述架杆装置包括主杆、副杆、主调位钮、副调位钮和扭转销,所述主杆的底端设有第一旋钮孔,所述第一旋钮孔内环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主杆的顶端设有调向孔,所述主杆上调向孔的下方设有第一扭转孔,所述副杆的底端设有第二旋钮孔,所述第二旋钮孔内环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副杆的顶端设有第二扭转孔;所述主杆的底端安装在架杆滑槽内且第一旋钮孔正对旋钮调节槽,所述主调位钮穿过旋钮调节槽螺接在第一旋钮孔中;所述副杆的底端安装在架杆滑槽内且第二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t引导穿刺针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板和支架,所述平台板的一侧边缘上设有架杆滑槽,该侧侧面上即架杆滑槽的外侧壁上设有旋钮调节槽;所述支架包括架杆装置和夹板装置,所述架杆装置包括主杆、副杆、主调位钮、副调位钮和扭转销,所述主杆的底端设有第一旋钮孔,所述第一旋钮孔内环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主杆的顶端设有调向孔,所述主杆上调向孔的下方设有第一扭转孔,所述副杆的底端设有第二旋钮孔,所述第二旋钮孔内环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副杆的顶端设有第二扭转孔;所述主杆的底端安装在架杆滑槽内且第一旋钮孔正对旋钮调节槽,所述主调位钮穿过旋钮调节槽螺接在第一旋钮孔中;所述副杆的底端安装在架杆滑槽内且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迪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