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筛分型碳的负极以及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2072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筛分型碳的负极以及电池,所述筛分型碳的孔口沉积有一次沉积碳,一次沉积碳表面位于孔口的位置沉积有二次沉积碳,两次沉积碳均未进入孔腹内部,经过两次沉积孔口直径均小于0.33nm,所述筛分型碳经CO<subgt;2</subgt;吸脱附测试的比表面积为0‑10m<supgt;2</supgt;/g。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两次化学气相沉积,在保持原有孔腹尺寸的同时,将孔口调节至小于0.33nm,有效提高了碳材料的首次库伦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极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筛分型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负极以及电池。


技术介绍

1、无定形碳材料由于具有低成本、低工作电位以及优异的循环稳定性是最具有商业化前景的电池负极材料,然而,无定形碳材料目前主要面临着首次库伦效率低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商业化进程。

2、无定形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与其微观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是碳材料的孔口结构直接影响其首次库伦效率,公开号为cn116553547a的中国专利申请“高能量高功率碳材料及制备方法和钠离子电池”公开了一种高能量高功率碳材料,孔口直径为0.1-0.4nm,但是0.4nm的孔口直径仍然过大,不利于首次库伦效率,需要进一步调控孔口尺寸。

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筛分型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孔口经过两次尺寸调节,可低于0.33nm,不存在0.33nm~0.4nm的孔口,其首次库伦效率明显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碳材料孔口尺寸过大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筛分型碳。

2、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筛分型碳的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中包括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接剂,其中,所述负极活性物质是筛分型碳;所述筛分型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多孔碳为核桃壳基多孔碳、竹基活性碳、椰壳基多孔碳、花生壳基多孔碳、石油焦基多孔碳、针状焦基多孔碳或活性碳纤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第一碳源气为甲烷、苯蒸汽、甲苯蒸汽、二甲苯蒸汽、乙烷、丙烷或乙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其特征在于,完成步骤1后,N2吸脱附测试的比表面积为0-100m2/g,CO2吸脱附测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筛分型碳的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中包括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接剂,其中,所述负极活性物质是筛分型碳;所述筛分型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多孔碳为核桃壳基多孔碳、竹基活性碳、椰壳基多孔碳、花生壳基多孔碳、石油焦基多孔碳、针状焦基多孔碳或活性碳纤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第一碳源气为甲烷、苯蒸汽、甲苯蒸汽、二甲苯蒸汽、乙烷、丙烷或乙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其特征在于,完成步骤1后,n2吸脱附测试的比表面积为0-100m2/g,co2吸脱附测试的比表面积为100-2000m2/g,孔口直径为0.33-0.364n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其特征在于,经过步骤2精修孔口后,所有孔的孔口尺寸均关闭到co2无法进入,co2吸脱附测试的比表面积为0-10m2/g,孔口直径均小于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全红张俊陶莹王琪梁家琛李琦褚悦张一波黎璟泓
申请(专利权)人:玖贰伍碳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