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血液采集,具体为一种血液采集的抗菌采血袋。
技术介绍
1、在医疗水平高度发达的今天,医护人员会使用相应的医疗器械来给患者治疗和检查病情,而在常规的检查中,医护人员也会通过检查患者的血液,尿液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而在对患者进行血液检查的过程中一般会使用到血液采集用抗菌采血袋。
2、然而现有的部分血液采集用抗菌采血袋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部分血液采集用抗菌采血袋在对患者进行血液采集的过程中,导血管直接插入采血袋主体的内部,并不能将导血管与采血袋主体锁在一起,使得导血管与采血袋主体之间连接不稳,存在泄露造成污染的风险,故而提出一种血液采集的抗菌采血袋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血液采集的抗菌采血袋,具备提高连接稳定性与密封性等优点,解决了连接不够稳定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血液采集的抗菌采血袋,包括输血袋主体,所述输血袋主体的上端部连通有检测管,所述输血袋主体的上端部链条有密封管,所述输血袋主体的上端部连通有输血管,所述输血管的外侧设置有密封组件;
3、所述输血管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导血管,所述导血管位于输血管内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针头,所述密封组件包括一端与导血管的外侧固定连接的挡块,所述输血管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挡环,所述挡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侧滑动连接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挡块内侧的密封块,所述密封块与支撑架的内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挡环的外侧固定
4、进一步,所述挡环的内侧嵌设有一端延伸至挡块内部的橡胶圈,所述挡块的外侧开设有位于橡胶圈外侧的环形槽。
5、进一步,所述密封块为半圆状,所述密封块位于挡环内侧的一端为倾斜状。
6、进一步,所述支撑架与密封块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架与密封块均对称分布在挡环的外侧。
7、进一步,所述输血管的外侧开设有位于限位块外侧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位于限位槽内侧的一端为倾斜状。
8、进一步,所述拉杆贯穿连接架的一端为t字形,所述挡环的内径与输血管的外径相匹配。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该血液采集的抗菌采血袋,当导血管插接在输血管内侧时,可对挡环上的密封块进行挤压,直至针头刺穿密封橡胶块后,抵住导血管密封块以及挡环内与挡块抵触的橡胶圈,可增加导血管与输血管插接后的密封性与稳定性,而在导血管抽出后,复位的支撑弹簧推动两侧的密封块贴合后,可对输血管的出液端进行封堵,提高密封抗菌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液采集的抗菌采血袋,包括输血袋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血袋主体(1)的上端部连通有检测管(2),所述输血袋主体(1)的上端部链条有密封管(4),所述输血袋主体(1)的上端部连通有输血管(5),所述输血管(5)的外侧设置有密封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液采集的抗菌采血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环(31)的内侧嵌设有一端延伸至挡块(32)内部的橡胶圈,所述挡块(32)的外侧开设有位于橡胶圈外侧的环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液采集的抗菌采血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块(33)为半圆状,所述密封块(33)位于挡环(31)内侧的一端为倾斜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液采集的抗菌采血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7)与密封块(33)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架(37)与密封块(33)均对称分布在挡环(31)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液采集的抗菌采血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输血管(5)的外侧开设有位于限位块(34)外侧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34)位于限位槽内侧的一端为倾斜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液采集的抗菌采血袋,包括输血袋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血袋主体(1)的上端部连通有检测管(2),所述输血袋主体(1)的上端部链条有密封管(4),所述输血袋主体(1)的上端部连通有输血管(5),所述输血管(5)的外侧设置有密封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液采集的抗菌采血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环(31)的内侧嵌设有一端延伸至挡块(32)内部的橡胶圈,所述挡块(32)的外侧开设有位于橡胶圈外侧的环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液采集的抗菌采血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块(33)为半圆状,所述密封块(33)位于挡环(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亚平,苏慧婷,
申请(专利权)人:南充市红十字中心血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