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数据中心机柜控制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数据中心机柜控制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6192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数据中心机柜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柜体,柜体内部后端固定有隔板,隔板上端安装有服务器,柜体内部且位于隔板左侧设有冷通道,柜体内部且位于隔板右侧设有热通道,柜体内部后端且位于最上方的隔板上方固定有载板,载板上端安装有阻隔罩,冷通道内部设有分流管,分流管右端垂直距连接有一排出气管。该数据中心机柜控制系统,通过在柜体内部上方设置阻隔罩,可以起到冷通道上方进气侧与热通道上方出气侧之间的隔断作用,这样冷空气从冷通道上方进入柜体内部后,需要经过服务器才能进入热通道,从热通道上方排出,就可防止冷通道中热通道的热气进入出现冷热空气混合的情况,提高了对服务器的散热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中心机柜,具体为数据中心机柜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中心作为支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重要基础设施,其规模和复杂性日益增长。数据中心内部的核心设备——服务器,承担着数据处理和信息存储的关键任务,其高效运行对数据中心的整体性能至关重要。然而,服务器在高速运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若散热管理不当,会导致设备过热,不仅影响服务器的稳定性和寿命,还会增加能耗,降低数据中心的能效比。

2、传统的数据中心机柜散热设计通常依赖于热通道/冷通道布局,即将服务器机架按照一定排列方式组织,冷通道供冷空气通过,直接冷却服务器,而热通道则收集服务器散发的热空气,再通过空调系统进行冷却后重新循环利用。尽管这种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散热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气流管理不善,冷热空气容易发生混合,降低了散热效率,增加了能耗,同时也可能加速服务器老化,影响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和服务质量。

3、针对这一问题,业界已提出多种解决方案,例如采用智能温湿度控制系统、改进的风道设计、以及更高效的热交换设备等,旨在提高冷却效率并减少能源消耗。然而,这些解决方案往往侧重于单一技术点的优化,缺乏系统性的整体考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冷热气流混合导致的散热效率低下问题。

4、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数据中心机柜控制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有效隔绝冷热气流,避免混合现象,而且能根据服务器的实际热负荷动态调节冷却资源分配,确保散热效果的同时,实现能效的最大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数据中心机柜控制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2、数据中心机柜控制系统,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部后端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上端安装有服务器,所述柜体内部且位于隔板左侧设有冷通道,所述柜体内部且位于隔板右侧设有热通道,所述柜体内部后端且位于最上方的所述隔板上方固定有载板,所述载板上端安装有阻隔罩,所述冷通道内部设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右端垂直距连接有一排出气管,所述分流管上端贯穿柜体并连接有冷气进入管,所述热通道内部上端贯穿固定有热气排出管。

3、优选地,所述分流管与冷气进入管之间连接有电动t型三通阀,所述载板上端中间安装有二氧化碳灭火器,所述二氧化碳灭火器的排出端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末端贯穿柜体顶端,所述连通管末端与电动t型三通阀连接。

4、优选地,所述载板下端一侧嵌入安装有烟感传感器,所述载板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烟感传感器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电动t型三通阀信号连接。

5、优选地,所述载板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导轨,所述阻隔罩下端左右两侧均开有导槽,所述导轨与导槽滑动连接。

6、优选地,所述阻隔罩上下两端和后端的左右两侧均嵌入固定有密封垫,后端的所述密封垫与柜体内壁后端紧贴,上端的所述密封垫与柜体内壁上端紧贴,下端的所述密封垫与载板上端紧贴。

7、优选地,所述载板前端转动连接有t型转轴,所述t型转轴前端面与载板前端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t型转轴前端固定有旋钮,所述旋钮前端设有凸条,所述旋钮表面固定有阻挡条,所述阻挡条位于阻隔罩前方并与阻隔罩紧贴。

8、优选地,所述t型转轴左右两侧设有开设在载板中的弹簧槽,所述弹簧槽槽底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固定有阻尼块,所述阻尼块与t型转轴表面紧贴。

9、优选地,设定冷气进入管与热气排出管的截面积比为a_cold:a_hot,以确保冷热气流的流动速度比与服务器的散热需求相匹配;可以通过计算服务器的热负荷q_server、冷通道的空气流量v_cold与热通道的空气流量v_hot,以及空气的比热容cp和温度差δt,建立数学模型优化气流比,来设定冷气进入管与热气排出管的截面积比为a_cold:a_hot。

10、优选地,通过计算服务器的热负荷q_server、冷通道的空气流量v_cold与热通道的空气流量v_hot,以及空气的比热容cp和温度差δt,建立数学模型优化气流比,来设定冷气进入管(8)与热气排出管(10)的截面积比为a_cold:a_hot,具体包括:

11、首先,基于服务器的实际功率p_server和设备效率η,计算服务器的热负荷q_server,公式为qserver=pserver×(1-η),热负荷评估包括服务器的平均功率消耗及峰值功率波动;

12、依据冷通道与热通道的设计,通过伯努利方程结合连续性方程,确定冷气进入管和热气排出管的空气流量;

13、空气的比热容取值为1.005kj/(kg·k);

14、计算冷热通道之间的平均温差,作为评估热交换效率的关键参数,确定δt;构建数学模型以优化冷热气流比例,如下公式:

15、其中,qhot为服务器产生的总热量,thot和tcold分别为热通道出口和冷通道入口的温度,acold和ahot分别为冷气进入管和热气排出管的有效截面积;基于上述数学模型,调整冷气进入管(8)和热气排出管(10)的实际尺寸,以实现计算得出的最优截面积比。

16、本申请还公开数据中心机柜控制方法,包括:

17、组装柜体(1),固定隔板(2),并在隔板(2)上端安装服务器(3);

18、设置冷通道与热通道,确保隔板(2)左侧为冷通道,右侧为热通道,且在最上方的隔板(2)上方固定载板(4);

19、在载板(4)上安装阻隔罩(11),冷通道内部安装分流管(5),并将分流管(5)右端连接到排出气管(6);

20、连接冷气进入管(8)与热气排出管(10),确保冷气进入系统与热气排出系统的通畅;

21、安装电动t型三通阀(7)、二氧化碳灭火器(15)、烟感传感器(16)、控制器(17)完成系统硬件安装;

22、收集服务器(3)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热负荷数据,基于热负荷、冷通道与热通道的设计参数,以及空气比热容和预期温差,利用伯努利方程和连续性方程计算冷气进入管(8)和热气排出管(10)的最佳截面积比;

23、根据计算结果,调整冷气进入管(8)与热气排出管(10)的实际尺寸,以达到最优的冷热气流比例,确保高效散热。

24、有益效果:该数据中心机柜控制系统,通过在柜体内部上方设置阻隔罩,可以起到冷通道上方进气侧与热通道上方出气侧之间的隔断作用,这样冷空气从冷通道上方进入柜体内部后,需要经过服务器才能进入热通道,最后从热通道上方排出,这样就可防止冷通道中热通道的热气进入出现冷热空气混合的情况,提高了对服务器的散热性,另外通过在载板上方且位于阻隔罩内侧设置二氧化碳灭火器,可以当柜体内部着火的时候,通过烟感传感器感应到着火产生的烟雾,之后控制器控制电动t型三通阀使分流管与连通管相通,这样二氧化碳灭火器内的二氧化碳就可沿着连通管进入分流管,最后从出气管喷入柜体内部进行自动灭火,从而提高了安全性,高效散热性能:通过在柜体上方设置阻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数据中心机柜控制系统,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内部后端固定有隔板(2),所述隔板(2)上端安装有服务器(3),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机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5)与冷气进入管(8)之间连接有电动T型三通阀(7),所述载板(4)上端中间安装有二氧化碳灭火器(15),所述二氧化碳灭火器(15)的排出端连接有连通管(9),所述连通管(9)末端贯穿柜体(1)顶端,所述连通管(9)末端与电动T型三通阀(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中心机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4)下端一侧嵌入安装有烟感传感器(16),所述载板(4)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7),所述烟感传感器(16)与控制器(17)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17)与电动T型三通阀(7)信号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机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4)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导轨(18),所述阻隔罩(11)下端左右两侧均开有导槽,所述导轨(18)与导槽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机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罩(11)上下两端和后端的左右两侧均嵌入固定有密封垫(19),后端的所述密封垫(19)与柜体(1)内壁后端紧贴,上端的所述密封垫(19)与柜体(1)内壁上端紧贴,下端的所述密封垫(19)与载板(4)上端紧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机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4)前端转动连接有T型转轴(20),所述T型转轴(20)前端面与载板(4)前端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T型转轴(20)前端固定有旋钮(12),所述旋钮(12)前端设有凸条(13),所述旋钮(12)表面固定有阻挡条(14),所述阻挡条(14)位于阻隔罩(11)前方并与阻隔罩(11)紧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中心机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转轴(20)左右两侧设有开设在载板(4)中的弹簧槽(21),所述弹簧槽(21)槽底固定有弹簧(22),所述弹簧(22)另一端固定有阻尼块(23),所述阻尼块(23)与T型转轴(20)表面紧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机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计算服务器的热负荷Q_server、冷通道的空气流量V_cold与热通道的空气流量V_hot,以及空气的比热容Cp和温度差ΔT,建立数学模型优化气流比,来设定冷气进入管(8)与热气排出管(10)的截面积比为A_cold:A_hot,具体包括:

9.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的数据中心机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数据中心机柜控制系统,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内部后端固定有隔板(2),所述隔板(2)上端安装有服务器(3),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机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5)与冷气进入管(8)之间连接有电动t型三通阀(7),所述载板(4)上端中间安装有二氧化碳灭火器(15),所述二氧化碳灭火器(15)的排出端连接有连通管(9),所述连通管(9)末端贯穿柜体(1)顶端,所述连通管(9)末端与电动t型三通阀(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中心机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4)下端一侧嵌入安装有烟感传感器(16),所述载板(4)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7),所述烟感传感器(16)与控制器(17)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17)与电动t型三通阀(7)信号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机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4)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导轨(18),所述阻隔罩(11)下端左右两侧均开有导槽,所述导轨(18)与导槽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机柜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罩(11)上下两端和后端的左右两侧均嵌入固定有密封垫(19),后端的所述密封垫(19)与柜体(1)内壁后端紧贴,上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雄华彭美丽杨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电晨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