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端面毛刺去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1806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轮毂端面毛刺去除装置,包括:工作平台、底座、扇叶、固定定位机构和风枪;底座可转动的安装在工作平台上;多个扇叶以底座的轴线为圆心均匀的安装在底座上;固定定位机构将轮毂固定安装在底座上;风枪安装在工作平台上,且风枪的枪口朝向扇叶,以通过扇叶驱动底座转动。通过固定定位机构对轮毂进行固定和定位,风枪喷出的高压气体推动扇叶移动,扇叶带动底座转动,如此即可带动底座上的轮毂转动,以实现对轮毂端面毛刺的去除;通过风枪代替电机带动轮毂转动的方式,能够减少电源的设置,从而无需另外接通电源;且通过风枪还能够在扇叶的导向下,能够有效的清理轮毂上的铁屑和去除后的毛刺,提高轮毂的清洁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毂加工,具体涉及轮毂端面毛刺去除装置


技术介绍

1、轮毂是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轮毂又称轮圈、钢圈、轱辘、胎铃。轮毂根据直径、宽度、成型方式、材料不同种类繁多;随着社会的发展,轿车的数量和种类日益增加,轮毂的需求量也随之上升。

2、轮毂在经过数控机床加工后,在轮毂表面涂装之前,需要对轮毂进行毛刺处理,即去除轮毂的加工部位周围所形成的刺状物或飞边。传统的去毛刺方法为人工去刺,这种方法去毛刺效率低下、费时费力,且导致轮毂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满足企业生产需求。目前会使用一些去毛刺的机器,将待去毛刺的轮毂固定在一可转动的加工工位上,通过磨刷轮或刀片达到去毛刺的目的。

3、例如,公开号为cn115415878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轮毂去除正面毛刺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左侧设置有机械臂组件,所述工作台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机械臂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工作台左侧的底座,所述底座的顶转动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远离转动座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顶部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轮毂端面毛刺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端面毛刺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开设有腔体,所述固定定位机构安装在腔体内;所述固定定位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盘、圆杆和顶推块;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扇叶一一对应的通槽,且所述通槽与腔体连通;所述扇叶的一端通过通槽延伸至腔体内,并与底座铰接;每个所述扇叶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且所述第一齿轮与扇叶的铰接点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齿轮同轴可转动的安装在底座上,且所述第二齿轮与多个第一齿轮啮合;所述转盘与第二齿轮同轴固定,所述转盘上开设有多个倾斜的长槽,多个所述长槽以转盘的轴线为圆心圆形阵列;每个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轮毂端面毛刺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端面毛刺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开设有腔体,所述固定定位机构安装在腔体内;所述固定定位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盘、圆杆和顶推块;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扇叶一一对应的通槽,且所述通槽与腔体连通;所述扇叶的一端通过通槽延伸至腔体内,并与底座铰接;每个所述扇叶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且所述第一齿轮与扇叶的铰接点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齿轮同轴可转动的安装在底座上,且所述第二齿轮与多个第一齿轮啮合;所述转盘与第二齿轮同轴固定,所述转盘上开设有多个倾斜的长槽,多个所述长槽以转盘的轴线为圆心圆形阵列;每个所述长槽内均滑动安装有圆杆;每个所述圆杆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顶推块;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与顶推块一一对应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延长线相交于底座的圆心,所述顶推块通过滑槽延伸至底座的上端面,且所述顶推块通过滑槽与底座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毂端面毛刺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定位机构包括还包括定位销,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销滑动安装在定位槽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大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江达铝合金轮圈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