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1727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压缩机及空调器,该压缩机包括增焓管、气缸、通道接驳件和气压驱动件,气缸,所述气缸内形成有压缩腔,所述气缸设有增焓通道和补气通道,所述增焓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压缩腔和所述增焓管连通,所述补气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缩腔和所述增焓通道连通;通道接驳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补气通道中,所述通道接驳件上设有接驳流道;气压驱动件,可活动地设于所述增焓通道中且与所述通道接驳件连接;当所述压缩腔与所述增焓管之间存在压力差时,所述气压驱动件在所述增焓通道中移动,带动所述通道接驳件转动以使所述接驳流道接驳或分隔所述增焓通道与所述补气通道。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不补气时接驳流道分隔补气通道和增焓通道,避免了气体回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压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机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1、空调在制热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在低温环境下,压缩机往往面临吸气量小、压力低、压比小等问题,这些因素限制了空调的制热能力,往往需要依赖电辅热来弥补,进而影响了整体的能效表现。为了克服这些难题,增焓技术的应用成为了关键。通过补气技术能够显著提升气体的压缩量和压比,从而增强空调的制热量,并提升整体能效。目前的增焓技术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气孔补气,在法兰或者隔板的工作面上开设补气孔补气,通过滚子端面密封,当补气孔连接的工作腔压力低于补气压力时实现补气,但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当工作腔的压力大于补气压力时气体回流,能效变差;另一种是利用阀片补气,通过设置阀结构,通过补气通道连接至工作腔,当工作腔压力小时,补气压力推动阀片打开补气,当工作腔压力加大,补气压力不能推动阀片,停止补气,但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排气余隙较大,由于压力脉动容易导致阀片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及空调器,旨在解决现有的压缩机补气存在气体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通道包括沿所述气缸的径向贯通至所述压缩腔的第一补气流道和贯通所述增焓通道的第二补气流道以及连通所述第一补气流道和所述第二补气流道的接驳轴孔,所述通道接驳件以所述接驳轴孔的轴心为旋转中心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接驳轴孔中,所述接驳流道沿所述通道接驳件的径向开设,所述接驳流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补气流道和所述第二补气流道接驳或错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焓通道沿所述气缸的径向贯穿所述气缸,所述增焓通道的一端贯穿所述气缸的内壁以与所述压缩腔连通,所述增焓通道的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通道包括沿所述气缸的径向贯通至所述压缩腔的第一补气流道和贯通所述增焓通道的第二补气流道以及连通所述第一补气流道和所述第二补气流道的接驳轴孔,所述通道接驳件以所述接驳轴孔的轴心为旋转中心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接驳轴孔中,所述接驳流道沿所述通道接驳件的径向开设,所述接驳流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补气流道和所述第二补气流道接驳或错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焓通道沿所述气缸的径向贯穿所述气缸,所述增焓通道的一端贯穿所述气缸的内壁以与所述压缩腔连通,所述增焓通道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气缸的外壁以与所述增焓管连通,所述增焓通道与所述接驳轴孔的径向连通,所述气压驱动件的轴向与所述气缸的径向相同,所述气压驱动件可沿所述气缸的径向在所述增焓通道中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接驳件上设有第一齿形,所述第一齿形沿所述通道接驳件的周向设置;所述气压驱动件上设有第二齿形,所述第二齿形沿所述气压驱动件的轴向设置;其中,所述第一齿形与所述第二齿形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接驳件还设有密封段,所述接驳流道、所述密封段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创生蓝榕江阙沛祯郝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