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载索拉非尼与二氢卟吩e6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261683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载索拉非尼与二氢卟吩e6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药物制剂制备技术领域,将二氢卟吩e6与索拉非尼溶于甲醇中,将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胆固醇溶解于三氯甲烷中;混合两种溶液溶解后转移至圆底烧瓶中;蒸发后圆底烧瓶底部形成薄膜;向烧瓶内加入磷酸盐缓冲液,并震荡使薄膜脱落,而后转移至离心管中,向离心管内加入全氟正己烷,冰浴条件下超声乳化形成乳液;离心法去除未包载的药物,弃上清液后得成品,并用磷酸盐缓冲液重悬于4℃条件下保存。本发明专利技术成功制备了共载索拉非尼和二氢卟吩e6脂质体,联合超声可放大氧化应激触发癌细胞双硫死亡,实验证明可以用于乳腺癌的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制备,具体涉及一种负载索拉非尼与二氢卟吩e6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恶性肿瘤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和生命,其发病和死亡人数仍保持较高水平。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最新数据(globocan 2022)显示,女性乳腺癌发病人数占癌症总发病人数的11.5%,仅次于肺癌(12.4%),乳腺癌死亡人数占癌症总死亡人数的6.9%,居第四位癌症的发生发展具有高度复杂性,癌症的治疗一直是亟待解决的世界难题。近年来,细胞死亡的机制以及调控癌症细胞死亡的治疗策略一直被广泛的研究。细胞死亡是一种基本的生物学过程,细胞死亡途径包括细胞凋亡(apoptosis)、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自噬(autophagy)、铁死亡(ferroptosis)、细胞焦亡(pyroptosis)、坏死(necrosis)、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death,icd)和双硫死亡(disulfidptosis)。双硫死亡作为一种非凋亡性细胞死亡机制,因其对癌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而在癌症治疗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

2、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载索拉非尼与二氢卟吩e6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索拉非尼与二氢卟吩e6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DSPE-PEG2000)、胆固醇、二氢卟吩e6、索拉非尼的质量比为3:1: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载索拉非尼与二氢卟吩e6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步骤S2中,甲醇含量为0.8-1.2ml;三氯甲烷含量为7-9m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负载索拉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索拉非尼与二氢卟吩e6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索拉非尼与二氢卟吩e6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dspe-peg2000)、胆固醇、二氢卟吩e6、索拉非尼的质量比为3:1: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载索拉非尼与二氢卟吩e6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步骤s2中,甲醇含量为0.8-1.2ml;三氯甲烷含量为7-9m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负载索拉非尼与二氢卟吩e6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宏伟李锐申斌张春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