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预浸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61487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20
本申请提供一种碳纤维预浸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介质,涉及碳纤维预浸技术领域,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碳纤维的第一宽度以及缠绕周期,第一宽度为沿所述缠绕辊的轴向、缠绕在第一胶膜的树脂面上一圈的碳纤维的宽度,缠绕周期为碳纤维在第一胶膜的树脂面上缠绕一圈所需的时长;判断第一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宽度时,基于第一宽度和缠绕周期,得到移动小车的目标移动速度,并控制移动小车以目标移动速度沿缠绕辊的轴线方向、向碳纤维的缠绕方向侧移动。该方案减少占地面积,又可以保证放出碳纤维的出纱组件位置与实时变化的缠绕位置保持同步,以使缠绕规整紧密,保证预浸料质量优良,符合预浸料实验样品量小质优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碳纤维预浸,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预浸的控制方法、系统、设备、介质


技术介绍

1、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腐蚀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国防工业、高端体育用品、压力容器等领域,其作为增强材料的复合材料,生产方式有很多种,预浸料铺贴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方式,碳纤维制作成预浸料的性能关系着最终成品的性能,因此为了规避大批量生产后的产品性能不够优良不符合应用需求,在大批量生产前,先以预设加工工艺,生产小幅宽的预浸料实验样品进行性能测试,在性能测试良好以后再以该预设加工工艺投入大批量生产。

2、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生产型预浸机生产预浸料实验样品,生产型预浸机通常包括纱架,经纱架将碳纤维均匀分开,将纤维及涂布树脂的离型纸同时单向导入辊轮中,借由辊轮的压力将树脂均匀的散布于碳纤维之间,纤维含浸树脂后经冷却或烘干得到预浸料,体积庞大的纱架以及单向预浸铺展的方式导致占地面积大,不适用实验室的实验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碳纤维预浸的控制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纤维预浸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碳纤维预浸装置,所述碳纤维预浸装置至少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预浸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碳纤维(4)的第一宽度,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预浸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预浸装置还包括用于主动放出碳纤维(4)的放卷组件,以及设于所述放卷组件与所述出纱组件之间的张力调节组件(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纤维预浸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获取所述放卷组件的放卷速度、所述缠绕辊(8)沿其轴向转动的缠绕速度、以及碳纤维(4)的偏离角度之后,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预浸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碳纤维预浸装置,所述碳纤维预浸装置至少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预浸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碳纤维(4)的第一宽度,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预浸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预浸装置还包括用于主动放出碳纤维(4)的放卷组件,以及设于所述放卷组件与所述出纱组件之间的张力调节组件(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纤维预浸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获取所述放卷组件的放卷速度、所述缠绕辊(8)沿其轴向转动的缠绕速度、以及碳纤维(4)的偏离角度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预浸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碳纤维(4)的第一宽度以及缠绕周期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彬李鹏辉方静付鑫郑建超张潆月
申请(专利权)人:长盛廊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