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桩墙合一预应力灌注桩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地下空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深基坑工程在现有工程领域应用越来越普遍。在一些城市中心,由于受场地限制,常常采用逆作法施工工艺,在逆作法深基坑工程中,常用的支护桩形式有桩墙合一支护桩、两墙合一地连墙等。其中,地连墙具有安全可靠变形小特点,但是造价较高,造成投资成本增加;相对于地连墙支护形式,桩墙合一支护桩同样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同时造价相对较低,比较经济,有利于建设方建设成本的减少,结合逆作法工况桩墙合一支护桩加一体化楼板作为支撑,基坑同样安全可靠。但是现在很多逆作法深基坑工程,尤其是逆作法深基坑常常采用超挖顺做的做法,支护桩设计时,需要考虑土方开挖应力释放,支护桩承受基坑外土方侧压力,由于灌注桩混凝土主要承受压力,侧压力对支护桩产生侧压力和弯矩往往需要支护桩的纵筋来抵消,通常情况需要增大支护桩配筋来减少基坑变形和基坑外地面沉降,但是配筋增多支护桩纵筋间距小,或者采用高强钢筋,会造成基坑造价增加或者支护桩施工困难。
/>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桩墙合一预应力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墙合一预应力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首先定位放线开挖沟槽,挖探沟清障,然后进行三轴搅拌桩(2)施工,采用两排850mm直径的三轴搅拌桩(2)内外搭接10cm,中间套打支护桩,支护桩作为逆做阶段地下室外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墙合一预应力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预应力灌注桩(1)施工采用旋挖机干成孔,在两排三轴搅拌桩位上进行测量放线,定位埋设护筒,套打预应力灌注桩(1),并控制钻进速度,避免速度过快或垂直度不足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墙合一预应力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墙合一预应力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首先定位放线开挖沟槽,挖探沟清障,然后进行三轴搅拌桩(2)施工,采用两排850mm直径的三轴搅拌桩(2)内外搭接10cm,中间套打支护桩,支护桩作为逆做阶段地下室外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墙合一预应力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预应力灌注桩(1)施工采用旋挖机干成孔,在两排三轴搅拌桩位上进行测量放线,定位埋设护筒,套打预应力灌注桩(1),并控制钻进速度,避免速度过快或垂直度不足打穿止水帷幕,且间隔成孔,每间隔4根桩进行跳打,防止支护桩窜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墙合一预应力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钢筋笼主筋(3)与加劲箍(17)焊接,外部采用钢筋笼绕筋机进行箍筋(16)缠绕,箍筋(16)与钢筋笼主筋(3)焊接;钢筋笼顶,在制作时在桩顶标高下部等强度焊接10cm高、14mm厚钢环箍(12),在设计桩顶3米范围内增加附加桩顶加强筋(15)并在后续施工中锚入冠梁(18),桩顶1米附加筋(14)上部与钢筋笼主筋(3)双面焊接,下部与连接器及配套锚具(19)相连,桩顶标高4米以下箍筋(16)加密以提高支护桩顶部承载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墙合一预应力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钢筋笼底部锚固点距离钢筋笼端部1米和1.5米范围内作为预应力钢绞线锚固点,预应力钢绞线沿钢筋笼纵筋长度范围进行敷设,与钢筋笼加劲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永旺,黎德琳,马怀章,蒋磊,赵志涛,王正飞,杨帆,徐一轩,郭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