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源插座,特别涉及一种防止触电的电源插座。
技术介绍
1、电源插座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源插座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有关此方面的技术方案较多,其中也有采用开关控制电源线路的导通和关闭,防止触电事故发生的技术方案。
2、例如公告号为cn2481013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触电电源插座,该专利插座在不使用时,插座的插套不带电,当采用一个同步双掷开关时,将开关设置在地线插孔内,当导体误插入任何一个插孔,都不会发生触电危险,零、火线接反时也同样能达到防触电的目的;当采用二个或三个同步双掷开关时,只有二个或三个导体同时插入不同的插孔时,插套才带电,这时插套已被插头遮盖,即使零火线接反也仍不会发生触电危险,采用同步双掷开关的控制触点在插孔的下部,防止了插头插脚在未完全插入到位过程中插脚带电而发生触电事故。
3、虽然该专利提高了电源插座防触电的概率,但是该专利在结构上仍存在不足,例如插孔位于插套顶部,在使用时插孔与内部的导电体垂直时常会导致插孔内落入水或者误触造成的触电而使得电源插座的使用不够安全,同时通过防触电开关的通断使得弹性插套可以通电和断电,在使用时需要经常关注开关的通断导致使用不够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触电的电源插座,以解决电源插座使用不够安全和通断电不够便利的问题。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
4、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5、第一、通过盖板顶部的圆孔内转动安装的圆盘,圆盘顶部的插孔与安装座的上弹片在垂直方向上为错位安装,防止了日常使用中水或者导电异物从插孔内落入导致电源插座漏电损坏,该结构提高了防止触电的电源插座的使用的安全性;
6、第二、通过将电源插头插入插孔内,转动圆孔内的圆盘使得电源插头的端部与安装座的弹片接触,销杆此时稳定的卡住旋转槽内的旋转块,圆盘稳定的悬停,销杆撤销对旋转块的限位,圆盘转动回初始位置,旋转块与销杆分离,从而方便了电源插座的通电和断电,该结构提高了防止触电的电源插座使用的便利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触电的电源插座,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端口活动安装有盖板(2),所述盖板(2)顶部开设有圆孔(21),所述圆孔(21)内部转动安装有圆盘(22),所述圆孔(21)内壁两侧均开设有旋转槽(24),所述旋转槽(24)内滑动连接有旋转块(25),所述旋转块(25)与圆盘(22)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槽(24)一端活动安装有销杆(26),所述销杆(26)与旋转块(25)配合卡位,所述圆盘(22)顶部开设有插孔(23),所述旋转槽(24)一端开设有销孔(3),所述销杆(26)滑动连接在销孔(3)的内部,所述销杆(26)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1),所述第二弹簧(31)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销孔(3)的一侧,销孔(3)顶部开设有滑槽(32),所述滑槽(32)贯穿圆盘(22),所述滑槽(32)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33),所述滑块(33)固定连接在销杆(26)的顶部,所述圆盘(22)顶部固定安装有指示灯(5),所述指示灯(5)与旋转块(25)电性连接,所述销杆(26)与旋转块(25)均为导电材料制成,所述圆盘(22)底部转动安装有转动组件(27),所述转动组件(2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触电的电源插座,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部端口活动安装有盖板(2),所述盖板(2)顶部开设有圆孔(21),所述圆孔(21)内部转动安装有圆盘(22),所述圆孔(21)内壁两侧均开设有旋转槽(24),所述旋转槽(24)内滑动连接有旋转块(25),所述旋转块(25)与圆盘(22)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槽(24)一端活动安装有销杆(26),所述销杆(26)与旋转块(25)配合卡位,所述圆盘(22)顶部开设有插孔(23),所述旋转槽(24)一端开设有销孔(3),所述销杆(26)滑动连接在销孔(3)的内部,所述销杆(26)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1),所述第二弹簧(31)另一端固定连接在销孔(3)的一侧,销孔(3)顶部开设有滑槽(32),所述滑槽(32)贯穿圆盘(22),所述滑槽(32)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33),所述滑块(33)固定连接在销杆(26)的顶部,所述圆盘(22)顶部固定安装有指示灯(5),所述指示灯(5)与旋转块(25)电性连接,所述销杆(26)与旋转块(25)均为导电材料制成,所述圆盘(22)底部转动安装有转动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博帆,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井岗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