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美珠专利>正文

一种注射器用回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0840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1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射器用回缩装置,具体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注射器外壳,所述注射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收回机构,所述收回机构包括滑槽、针头、衔接块、滑块、回收弹簧、活动槽、卡杆和复位弹簧,所述注射器外壳注射端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注射器外壳的注射端内部设置有针头,所述针头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与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块,本技术通过解除固定机构解除对卡杆的固定,通过复位弹簧解除对衔接块的固定,通过回收弹簧、衔接块和滑块的作用下将针头回收到注射器外壳的内部,由此可以将针头进行收回,避免针头暴露在外造成医护人员的针刺伤,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射器用回缩装置


技术介绍

1、注射器的出现是医疗用具领域一次划时代的革命。用针头抽取、注入气体或液体的这个过程叫作注射,注射器由前端带有小孔的针筒以及与之匹配的活塞芯杆组成,用来将少量的液体或其注入到其它方法无法接近的区域或者从那些地方抽出,在芯杆拔出的时候液体或者气体从针筒前端小孔吸入,在芯杆推入时将液体或者气体挤出;

2、经检索,现有专利(公开号:201721095313.5)公开了一种注射器,其包括针筒、与针筒匹配的芯杆和与针筒连接的针头,还包括有第一指环,所述第一指环为圆形,所述第一指环设置在所述针筒的外侧壁上,且第一指环的轴线与针筒的轴线相互垂直。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注射器,通过第一指环,使医护人员在加药的时候有更好的受力点,注射器在提取药物时更加的方便,不会再加药的过程中浪费太多的时间,为重症病人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

3、现有的注射器用针头大多是暴露在外,医护人员在用注射器完成加药进行回收时,针头会对医护人员造成针刺伤,导致使用的安全性降低,且使用之后的注射器容易被误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射器用回缩装置,包括注射器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收回机构(2),所述收回机构(2)包括滑槽(201)、针头(202)、衔接块(203)、滑块(204)、回收弹簧(205)、活动槽(206)、卡杆(207)和复位弹簧(2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器用回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外壳(1)的内部且位于收回机构(2)的一侧设置有解除固定机构(3),所述解除固定机构(3)包括凹槽(301)、推杆(302)、压块(303)、推块(304)、受力块(305)、移动块(306)、固定块(307)、卡槽(308)和限位弹簧(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射器用回缩装置,包括注射器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收回机构(2),所述收回机构(2)包括滑槽(201)、针头(202)、衔接块(203)、滑块(204)、回收弹簧(205)、活动槽(206)、卡杆(207)和复位弹簧(2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器用回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外壳(1)的内部且位于收回机构(2)的一侧设置有解除固定机构(3),所述解除固定机构(3)包括凹槽(301)、推杆(302)、压块(303)、推块(304)、受力块(305)、移动块(306)、固定块(307)、卡槽(308)和限位弹簧(30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射器用回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外壳(1)的内部且位于活动槽(206)的侧壁开设有凹槽(301),所述注射器外壳(1)的内部贯穿有推杆(302),所述推杆(3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压块(303),所述推杆(30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推块(304),所述推块(304)的侧壁滑动连接有受力块(305),所述受力块(305)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移动块(306),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美珠秦楠
申请(专利权)人:孟美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