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0802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16
本技术实施例属于金融服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背夹结构,包括:第一防护壳体以及安装在第一防护壳体一侧的第二防护壳体,所述第一防护壳体和第二防护壳体之间夹持有若干个连接杆,若干个连接杆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托板,所述支撑托板在外力推拉下移动以实现与第一防护壳体和第二防护壳体之间距离的调节。本申请通过设置的支撑托板和连接杆,连接杆夹持在第一防护壳体和第二防护壳体之间,且连接杆与支撑托板连接,支撑托板在外力推拉下移动以实现与第一防护壳体和第二防护壳体之间距离的调节,使得携带时,向第一防护壳体和第二防护壳体方向推动支撑托板后能够缩小整体的体积,进而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金融服务,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背夹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银行广泛使用的流程银行技术可支持多种渠道发起,如通过柜面由银行业务人员手工发起、也可通过银行的自助机具由客户自助发起业务,如个人整额存取款、查询账户情况、交水电保险费、自助转账等等。

2、终端设备以及背夹结构的配合在为业务人员外出办理业务时提供了较大的方便,但也存在背夹结构体积大不便于携带的问题。

3、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6842980a),公开了基于手机nfc通讯的移动发卡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其说明书公开:但是客户经理在外出拓展业务,为客户办理业务时,往往需要为客户先办理发卡、开户业务。这时业务人员又需要携带便携式外设,完成i c卡读卡操作。但现有由平板电脑加背夹的外设模式,也有着笨重的缺点,设备数量也有限,无法实现随时随地、立即办理的目标。上述专利可以证明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背夹结构体积大不便于携带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防护壳体(1)以及安装在第一防护壳体(1)一侧的第二防护壳体(2),所述第一防护壳体(1)和第二防护壳体(2)之间夹持有若干个连接杆(4),若干个连接杆(4)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托板(3),所述支撑托板(3)在外力推拉下移动以实现与第一防护壳体(1)和第二防护壳体(2)之间距离的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壳体(1)和第二防护壳体(2)之间还设置有辅助支撑部,辅助支撑部为可旋转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部包括夹持在第一防护壳体(1)和第二防护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防护壳体(1)以及安装在第一防护壳体(1)一侧的第二防护壳体(2),所述第一防护壳体(1)和第二防护壳体(2)之间夹持有若干个连接杆(4),若干个连接杆(4)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托板(3),所述支撑托板(3)在外力推拉下移动以实现与第一防护壳体(1)和第二防护壳体(2)之间距离的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壳体(1)和第二防护壳体(2)之间还设置有辅助支撑部,辅助支撑部为可旋转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部包括夹持在第一防护壳体(1)和第二防护壳体(2)之间的连接轴(5),所述连接轴(5)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支撑板(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的背面开设有凹槽,凹槽内通过转轴转动安装有指环扣(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壳体(1)和第二防护壳体(2)之间设置有识别部,识别部用于卡片的识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夹结构,其特征在于,识别部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涛张志波孟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票联数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