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壳体挤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0753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16
本技术涉及挤压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双层壳体挤压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螺纹板,所述螺纹板的表面设置有取料机构,所述底板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下模具,所述底板顶部的四角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顶板。本技术通过采用螺纹杆、皮带盘、驱动皮带、伺服电机、螺纹板、第二电动伸缩杆、吸盘、气泵和电动三通阀,能够便于在挤压完成后将工件从下模具内取出,不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操作,通过采用滑动块、活动板、上模具、顶板、冷却箱、冷却器、第一电动伸缩杆和水泵,能够便于通过上模具对挤压完成的工件进行降温,便于工件快速定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挤压模具,具体为一种双层壳体挤压模具


技术介绍

1、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其中挤压模具也为常用模具。

2、经检索,专利号为cn216175407u,名称为一种双层电机壳铝合金挤压模具的技术,包括底座和支撑杆,通过研究分析发现,虽然具备方便对上挤压模具进行更换的优点,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以下缺点。

3、如,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对工件进行降温,挤压后的工件温度过高,不便于工件快速定型,需要工作人员对工件进行拿取,增加工作人员工作量,且会对工作人员人身安全造成危害,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为此我们设计出一种双层壳体挤压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壳体挤压模具,具备方便降温和自动取件的优点,解决了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对工件进行降温,挤压后的工件温度过高,不便于工件快速定型,需要工作人员对工件进行拿取,增加工作人员工作量,且会对工作人员人身安全造成危害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壳体挤压模具,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23),所述驱动机构(23)包括螺纹板(18),所述螺纹板(18)的表面设置有取料机构(24),所述底板(1)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下模具(2),所述底板(1)顶部的四角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顶板(7),所述顶板(7)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0),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0)的底部贯穿至顶板(7)的底部,所述顶板(7)的顶部设置有制冷机构(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壳体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3)包括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壳体挤压模具,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23),所述驱动机构(23)包括螺纹板(18),所述螺纹板(18)的表面设置有取料机构(24),所述底板(1)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下模具(2),所述底板(1)顶部的四角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顶板(7),所述顶板(7)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0),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0)的底部贯穿至顶板(7)的底部,所述顶板(7)的顶部设置有制冷机构(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壳体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3)包括延伸板(12),所述延伸板(12)相对的一侧通过螺栓与底板(1)连接,所述延伸板(12)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竖板(13),所述竖板(13)相对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4),所述螺纹杆(14)的左侧贯穿竖板(13)并通过螺栓连接有皮带盘(15),所述皮带盘(15)之间传动连接有驱动皮带(16),所述竖板(13)的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伺服电机(17),所述伺服电机(17)的传动轴通过螺栓与螺纹杆(14)连接,所述螺纹杆(14)的表面与螺纹板(1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壳体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机构(24)包括第二电动伸缩杆(19),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9)的底部贯穿至螺纹板(18)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小微刘涛刘阳刘海堂陈洋于佳彤
申请(专利权)人:辽源飞跃工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