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子汉专利>正文

车资收费系统与车资收费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60583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资收费系统及车资收费方法,该系统包括至少一车辆、至少一数据存取模块与计算模块。其中,每一车辆包括:里程计算单元,用以产生每一乘客乘坐车辆的一上车数值与一下车数值;以及车辆识别单元,可产生车辆识别数据,用以区别至少一车辆。每一数据存取模块用以取得每一乘客乘坐车辆的上车数值、下车数值与车辆识别数据。计算模块,用以产生每一乘客所需支付的费用,费用包括相同负担费用与共乘分摊费用。相同负担费用依据至少一乘客的人数而定,共乘分摊费用根据上车数值、下车数值与至少一乘客的人数而定。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车资收费方法,可达成公平且自动计算出费用,并且大幅降低乘客的费用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计程车为具机动性与高效率的交通工具之一。然而,其具有费用高、空车率高、承 载人数低(常仅搭载一人)等缺点。对于今日讲求环保的时代,为了要提高计程车的载客 率,共乘方案便应运而生。 于现有技术中,通常仅以计程车业者自订的车资方案(例如从台北火车站到桃园 机场150元),满四人即开车的方式招揽乘客。然而,此方式不仅会让先上车的乘客久候,而 且由于价格是业者自订,因此通常对计程车业者有利。 另外,于现有技术中,也有将单趟车程的车资直接除以搭乘人数,但每位乘客的上车与下车位置有所不同,因此除非每位乘客的旅程皆相同,否则此方式难以公平且有效率的方式加以分摊车资,因此,若仅单纯以总车资平均分摊的方式并不足以满足需求。 此外,若是以其他更为复杂的计算方式来分摊车资(例如以旅程长短分摊),虽然较为公平,但若以人工方式逐一计算每位乘客的车资则耗费时间,不符合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以改善现有技术所存在的 问题。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车资收费系统,供至少一乘客共乘车辆。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车资收费方法,供至少一乘客共乘车辆。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车资收费系统,包括至少一车辆、至少一数据存取模块与计算模块。其中,每一车辆包括里程计算单元,用以产生每一乘客乘坐车辆的一上车数值与一下车数值;以及车辆识别单元,可产生车辆识别数据,用以区别至少一车辆。每一数据存取模块用以取得每一乘客乘坐车辆的上车数值、下车数值与车辆识别数据。计算模块,用以产生每一乘客所需支付的费用,费用包括相同负担费用与共乘分摊费用。相同负担费用依据至少一乘客的人数而定,共乘分摊费用根据上车数值、下车数值与至少一乘客的人数而定。 为达成上述的另一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车资收费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通过数据存取模块取得每一乘客乘坐车辆的上车数值与下车数值;以及通过计算模块以计算每一乘客所需支付的费用,费用包括相同负担费用与共乘分摊费用,相同负担费用依据至少一乘客的人数而定,共乘分摊费用根据上车数值、下车数值与至少一乘客的人数而定。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之一实施方式,数据存取模块为照相手机,车辆识别单元为二维条码。 因此,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车资收费方法,可达成公平且自动计算出费用,并且大幅降低 乘客的费用负担,而仍然保有计程车的方便性与快速到达目的地的特性,远优于传统搭乘大众交通工具(如公车、捷运等)的效益。 由于本专利技术构造新颖,能提供产业上利用,且确有增进功效,故依法申请专利技术专利。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车资收费系统实施例的架构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车资收费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在乘客上车时,车资表的示意图。 图4为在乘客下车时,车资表的示意图。 图5为费用分摊实施例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车资收费系统1车辆10里程计算单元20车辆识别单元30数据存取模块40计算模块80车资表82跳表金额数值84里程数值86二维条码88搭乘时间数值90网络服务器99网络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考图1关于本专利技术车资收费系统实施例的架构图。车资收费系统100供至少一乘客使用,车资收费系统包括至少一车辆1、至少一数据存取模块30与计算模块40。至少一车辆1、至少一数据存取模块30与计算模块40通过网络99以便互相传递所需数据。 每一车辆1包括里程计算单元10与车辆识别单元20。里程计算单元10用以产生每一乘客乘坐车辆1的上车数值与下车数值。下车数值与上车数值之间的差距即可反应出每位乘客的乘载远近的不同,以便计算车资。其中上车数值与下车数值可以为跳表金额数值、里程数值或搭乘时间数值或结合上述三者。举例来说,当上车数值与下车数值为跳表金额数值时,即分别为上车跳表金额数值与下车跳表金额数值。 于本实施例中,里程计算单元10为计程车上的车资表80,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里程计算单元10的形式不限于此。举例来说,里程计算单元IO可为传统车资表,或是专为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车资表等。 车辆识别单元20可产生车辆识别数据,用以区别至少一车辆1。车辆识别单元20所产生车辆识别数据主要具有下列功能与目的 (1)交易记录功能 例如统计乘客付费、支付给车辆1的司机费用。举例来说,交易记录的内容可逐笔传递至网络服务器90,或批次(例如每日结束载客后)传递至网络服务器90。 (2)安全功能 例如识别车辆1的司机是否为登录的合法司机、有无不良纪录。(3)行销功能 例如依据乘客满意度或载客率产生优良司机。 车辆识别单元20可为识别符号。于本实施例中,识别符号为二维条码86,如图3的右上角所示,车辆识别数据通过解读二维条码86后,即可获得车辆1的识别数据(例如车辆代码、车号及/或司机姓名等),使得车资收费系统100可识别某一乘客目前正在搭乘某一车辆l,或是某笔车资对应于哪一车辆1等。本专利技术的识别符号不限于此。 每一数据存取模块30用以取得每一乘客乘坐车辆1的上车数值、下车数值与车辆识别数据。于本实施例中,数据存取模块30为照相手机,每一照相手机分别属于每一乘客,乘客使用照相手机的拍照功能,以取得上车数值、下车数值与车辆识别数据。 须注意的是,数据存取模块30可改用其他具数据存取功能的模块。举例来说,数据存取模块30可为RFID模块。此时,乘客可以随身携带的感应卡片(例如悠游卡)感应位于车辆1的RFID模块(例如类似公车所使用的RFID系统),以便取得上车数值、下车数值与车辆识别数据等数据。 计算模块40用以产生每一乘客所需支付的费用。于本实施例中,费用包括相同负担费用与共乘分摊费用。其中,相同负担费用于单趟旅程中曾经搭乘的乘客平均分摊,因此每位乘客皆相同;由于每位乘客的上下车时间点皆不同,使得每位乘客的共乘分摊费用皆不同。共乘分摊费用的考虑的依据主要有里程数值、跳表金额数值、及/或搭乘时间数值等。 于本实施例中,计算模块40包括一运算程序,该运算程序存储于网络服务器90,网络服务器90执行该程序即可计算出每位乘客所需支付的费用。网络服务器90可为业者的服务平台,举例来说,可以一网页方式呈现,以方便乘客与计程车司机掌握付款状况。 计算模块40所产生的每一乘客所需支付的费用,可以现金支付(乘客直接以现金支付给司机)或由网络电子化金流方式(例如网络银行)支付。 接着请一并参考图2至图5以便说明车资收费方法的实际使用的情形。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车资收费方法的流程图,图3于乘客上车时,车资表的示意图,图4于乘客下车时,车资表的示意图,图5为费用分摊实施例的示意图。 步骤301 :通过数据存取模块取得每一乘客乘坐车辆的上车数值与下车数值。 于本实施例中,数据存取模块30为照像手机,其可提取静态图像。 如图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数据存取模块30为照像手机,上车数值与下车数值系由照相手机提取车辆1的车资表80上所显示的跳表金额数值82、里程数值84及/或搭乘时间数值88的图像所获得。 由于跳表金额数值82、里程数值84与搭乘时间数值88大致上为相互对应的数值,三者呈正比关系,也即里程数值84越多,跳表金额数值82越多,搭乘时间数值88也越多,因此可择其一即可表示各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资收费系统,供至少一乘客使用,该车资收费系统包括:至少一车辆,每一车辆包括:一里程计算单元,用以产生每一乘客乘坐该车辆的一上车数值与一下车数值;以及一车辆识别单元,可产生一车辆识别数据,用以区别该至少一车辆;至少一数据存取模块,每一数据存取模块用以取得每一乘客乘坐该车辆的该上车数值、该下车数值与该车辆识别数据;以及一计算模块,用以产生每一乘客所需支付的一费用,该费用包括一相同负担费用与一共乘分摊费用,该相同负担费用依据该至少一乘客的人数而定,该共乘分摊费用根据该上车数值、该下车数值与该至少一乘客的人数而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车资收费系统,供至少一乘客使用,该车资收费系统包括至少一车辆,每一车辆包括一里程计算单元,用以产生每一乘客乘坐该车辆的一上车数值与一下车数值;以及一车辆识别单元,可产生一车辆识别数据,用以区别该至少一车辆;至少一数据存取模块,每一数据存取模块用以取得每一乘客乘坐该车辆的该上车数值、该下车数值与该车辆识别数据;以及一计算模块,用以产生每一乘客所需支付的一费用,该费用包括一相同负担费用与一共乘分摊费用,该相同负担费用依据该至少一乘客的人数而定,该共乘分摊费用根据该上车数值、该下车数值与该至少一乘客的人数而定。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资收费系统,其中每一数据存取模块为一照相手机。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资收费系统,其中该车辆识别单元为一二维条码,该车辆识 别数据由该照相手机提取该二维条码的图像所获得。4. 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车资收费系统,其中该上车数值与该下车数值分别为一 里程数值、一跳表金额数值或一搭乘时间数值。5. 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车资收费系统,其中该计算模块位于每一车辆、每一数据 存取模块或一网站服务器。6. 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车资收费系统,其中每一车辆的单趟车程共有n个跳表 金额分段点,每一跳表金额分段点的跳表费用为Ai,跳表金额分段点n与跳表金额分段点 n+l的区间的搭乘人数为Nj ;该共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子汉向仁君
申请(专利权)人:高子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