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定位腔道共用双腔支气管导管。
技术介绍
1、肺隔离技术是指在气管隆突或支气管水平将两侧肺的通气径路分隔开的技术,使胸外科胸腔镜的应用得以长足发展。目前肺隔离方法包括:双腔支气管导管、支气管堵塞器和单腔支气管插管等,均有不同优缺点,不能使临床麻醉医师完全满意。临床急需一种外径较细、内径较粗、能方便肺瘪陷、吸痰、鼓肺操作、必要时可作为单腔气管导管使用的双腔支气管导管,我们研发了专利号为202211112935x专利名称为“一种内膜管支气管导管”的专利产品满足了上述需求,正在型检注册阶段。
2、临床上,双腔支气管导管完美定位实施依赖于三种技术方法:听诊定位法错位率较高,可达42.9%~54.3%。吸痰管定位法错位率为19%左右。可视支气管镜定位法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金标准,其最终准确率可达100%。
3、有文献证明,可视支气管镜定位与操作者熟练程度高度相关,三年以上经验的麻醉医师使用可视支气管镜定位一次性成功率在90%左右。一旦定位错误,多数情况下矫正较为困难,需多次反复操作。不仅给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定位腔道共用双腔支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通气管(1),所述支撑通气管(1)头端开口为支通气口(3),支撑通气管(1)尾部连通设置两个呼吸连接管(2);在支通气口(3)尾侧10-80mm范围贯穿支撑通气管(1)侧壁设置若干观察主通气口(4),连通任意一个呼吸连接管(2)内腔和观察主通气口(4)头侧的支撑通气管(1)内腔密封粘结设置薄壁软膜通气管(5),所述薄壁软膜通气管(5)膨隆后的长度及外径与支撑通气管(1)内腔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定位腔道共用双腔支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临近支通气口(3)尾部,在若干观察主通气口(4)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定位腔道共用双腔支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通气管(1),所述支撑通气管(1)头端开口为支通气口(3),支撑通气管(1)尾部连通设置两个呼吸连接管(2);在支通气口(3)尾侧10-80mm范围贯穿支撑通气管(1)侧壁设置若干观察主通气口(4),连通任意一个呼吸连接管(2)内腔和观察主通气口(4)头侧的支撑通气管(1)内腔密封粘结设置薄壁软膜通气管(5),所述薄壁软膜通气管(5)膨隆后的长度及外径与支撑通气管(1)内腔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定位腔道共用双腔支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临近支通气口(3)尾部,在若干观察主通气口(4)的头侧,环支撑通气管(1)设置支气管密封囊(31),在支撑通气管(1)侧壁内连通支气管密封囊(31)内腔设置支充气管(32),支充气管(32)在支撑通气管(1)尾部出侧壁连通设置支充气口(33);临近若干观察主通气口(4)尾侧环支撑通气管(1)设置主气管密封囊(41),在支撑通气管(1)侧壁内连通主气管密封囊(41)内腔设置主充气管(42),主充气管(42)在支撑通气管(1)尾部出侧壁连通设置主充气口(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定位腔道共用双腔支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观察主通气口(4)头侧紧邻支气管密封囊(31),尾侧紧邻主气管密封囊(41),所述支气管密封囊(31)和主气管密封囊(41)在支撑通气管(1)长轴的距离,大于右侧支气管开口与右肺下叶支气管开口之间的距离,或大于左侧支气管开口与左肺下叶支气管开口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定位腔道共用双腔支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观察主通气口(4)均避开支充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卫锋,吴剑波,陈世彪,周俊,张治明,高宏,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医百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