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来水微塑料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0508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自来水微塑料分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来水微塑料分离装置,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设置的絮凝反应釜、旋转分离器和氧化灭菌机构,絮凝反应釜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混合搅拌机构、倾斜调节机构和加药机构;通过设置混合搅拌机构,能够根据实际的工作需求通过转动混合旋钮,来调节混合调节片一的倾斜程度,实现控制絮凝剂与自来水的混合频率,进而实现絮凝反应的动态调节,使用范围更加广泛;通过设置混合搅拌机构和氧化部,将氧化处理和沉淀处理方式相结合,保证对微塑料分离效果的同时提高分离效率;通过将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的分离式设置,便于操作人员对设备的维护和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来水微塑料分离,具体地说,是一种自来水微塑料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现有的自来水净化处理方法通常包括初级机械处理、二级生物处理和三级化学处理。在三级处理中,一般包括絮凝、沉淀、过滤和灭菌的步骤。微塑料分离处理包括混凝、絮凝步骤,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促使微塑料颗粒聚集成较大的团块,并使用过滤器去除微塑料颗粒,以提高水质和安全性。

2、现有技术书中公告号为:cn106363835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微塑料分离方法及装置,这项微塑料分离方法及装置包括采集自然水体沉积物;对沉积物进行低温烘干或冻干,得到待处理样品;在待处理样品中添加密度溶液并搅拌,使其悬浮于密度溶液中,然后静置使其分层;抽取上层非沉淀物并通过滤膜过滤,达到分离效果。

3、然而,该现有技术不适用于对大量自来水进行微塑料分离处理,且该现有技术对微塑料的分离模式单一,无法保证对自来水的处理质量和处理效率;无法根据实际处理需求动态调节分离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来水微塑料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来水微塑料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设置的絮凝反应釜(3)、旋转分离器(7)和氧化灭菌机构,所述絮凝反应釜(3)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混合搅拌机构(1)、倾斜调节机构和加药机构;所述混合搅拌机构(1)包括混合电机(101)、基座、混合活动座(110)、混合固定柱(111)、混合导柱(106)和混合复位弹簧(107),倾斜调节机构包括混合调节片一(117)和混合旋钮(1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来水微塑料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滑动塞(116)的一端与混合加压筒(103)之间设置有混合球塞二(114),且混合球塞二(114)通过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来水微塑料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前至后依次设置的絮凝反应釜(3)、旋转分离器(7)和氧化灭菌机构,所述絮凝反应釜(3)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混合搅拌机构(1)、倾斜调节机构和加药机构;所述混合搅拌机构(1)包括混合电机(101)、基座、混合活动座(110)、混合固定柱(111)、混合导柱(106)和混合复位弹簧(107),倾斜调节机构包括混合调节片一(117)和混合旋钮(1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来水微塑料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滑动塞(116)的一端与混合加压筒(103)之间设置有混合球塞二(114),且混合球塞二(114)通过混合球塞弹簧二(115)与混合滑动塞(116)连接,所述混合球塞二(114)与混合加压筒(103)的出液端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来水微塑料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通过混合储存箱(102)与混合导柱(106)连接,所述混合储存箱(102)的中部设置有混合导柱(106),且混合导柱(106)的周侧设置有若干个混合加压筒(103),所述混合活动座(110)上对应设置有若干个混合滑动塞(116)。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自来水微塑料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储存箱(102)上设置有混合电磁阀(108),所述混合活动座(110)的周侧固定有加液喷头(104),所述混合管(105)为软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来水微塑料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灭菌机构包括氧化水箱(5)、氧化部(2)和直线驱动机构,所述氧化部(2)包括氧化发生器(201)、氧化反应仓(202)、氧化分离部(203)和氧化滑动塞(206);所述氧化分离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骁潘邱柏溪谢珍雯钟亚萍彭玉梅邱恋王三秀黄志平王丝可常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海天生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