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灵活调节的双姿态座椅及其姿态转换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0503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灵活调节的双姿态座椅及其姿态转换的方法,属于座椅技术领域,具有第一乘坐姿态与第二乘坐姿态,包括主座椅、幼童座椅、第一折叠机构与第二折叠机构,第一折叠机构用于调节主靠背与副坐垫的折叠角度,第二折叠机构用于调节副坐垫与副靠背的折叠角度,并且使得幼童座椅具有收纳姿态与乘坐姿态,在第一乘坐姿态时,呈收纳姿态的幼童座椅嵌入于主靠背,在第二乘坐姿态时,呈乘坐姿态的幼童座椅形成于主坐垫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第一乘坐姿态与第二乘坐姿态的转换通过两个折叠运动实现,便于实现自动化转换,同时主靠背与副坐垫以及副坐垫与副靠背之间的折叠角度均可调节,能够形成更加舒适且稳定的幼童座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座椅,具体涉及一种灵活调节的双姿态座椅及其姿态转换的方法


技术介绍

1、汽车上的安全带是按成人标准来设计的,是适合体重36kg、身高140cm以上的成人使用的。如果给儿童使用,安全带会卡在儿童的脖子上,发生事故时对儿童的危害更大。因此,专门设计了儿童座椅,儿童座椅是用于儿童在汽车上专用的座椅,一般安装在乘用车上与后排座椅固定,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保护儿童安全;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可使儿童在车祸事件中的死亡率有效降低70%。其中,儿童座椅又分为幼童座椅与儿童座椅,通常儿童座椅是供4-12岁儿童使用,幼童座椅则供4岁以下幼童使用,幼童座椅需要将幼童座椅的靠背移动至儿童座椅的靠背的对立侧。

2、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268599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成人儿童两用座椅,此座椅中当需要形成儿童座椅时,拉动儿童座椅坐垫,使得滑轮先绕着导槽转动一定的角度,然后把滑轮沿着导槽拉到最下端,展开儿童座椅靠背即可使用,但是该结构不利于实现座椅姿态的自动化转换,同时该座椅上形成的儿童座椅调节性差,其一由于儿童座椅坐垫与成人座椅靠背采用滑轮与导槽的配合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灵活调节的双姿态座椅,具有第一乘坐姿态与第二乘坐姿态,所述第一乘坐姿态供成人或者儿童乘坐,所述第二乘坐姿态供幼童乘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灵活调节的双姿态座椅,其特征在于,呈收纳姿态的所述幼童座椅嵌入于主靠背且构成主靠背贴身面的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灵活调节的双姿态座椅,其特征在于,呈乘坐姿态的所述幼童座椅与主坐垫之间设置有一定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灵活调节的双姿态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用于与主靠背连接,所述固定架的下侧与副坐垫相铰接,所述副坐垫远离固定架的一侧与副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灵活调节的双姿态座椅,具有第一乘坐姿态与第二乘坐姿态,所述第一乘坐姿态供成人或者儿童乘坐,所述第二乘坐姿态供幼童乘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灵活调节的双姿态座椅,其特征在于,呈收纳姿态的所述幼童座椅嵌入于主靠背且构成主靠背贴身面的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灵活调节的双姿态座椅,其特征在于,呈乘坐姿态的所述幼童座椅与主坐垫之间设置有一定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灵活调节的双姿态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用于与主靠背连接,所述固定架的下侧与副坐垫相铰接,所述副坐垫远离固定架的一侧与副靠背相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灵活调节的双姿态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机构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灵活调节的双姿态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叠机构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灵活调节的双姿态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坐垫包括第一底板部和两个垂直设置于第一底板部两侧的第一侧板部,所述副靠背包括第二底板部和两个垂直设置于第二底板部两侧的第二侧板部,所述第一底板部靠近固定架设置,两个所述第一侧板部沿远离固定架方向延伸设置;两个所述第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瑞伟李锐孙忠涛蔡万威陈永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雅虎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