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污水管道两侧基础混凝土同步浇筑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0392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1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雨污水管道两侧基础混凝土同步浇筑车,涉及混凝土浇筑技术领域,包括车体,固定连接在所述车体底端的万向轮,所述车体顶端安装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下方安装有支撑滚动机构,同步启动电机进行正转,带动伸缩杆与螺纹杆进行转动,通过螺纹杆的转动在螺纹套内部螺纹连接转动,此时的螺纹杆向下移动,通过伸缩杆的延展伸缩性,带动第一连杆与搅拌杆向下移动,当带动搅拌杆移动至料斗的底端后,启动电机反转,便可带动螺纹杆逆时针转动,以此反复进行正反转,便可在带动搅拌杆转动搅拌的同时,带动搅拌杆进行上下移动,以此充分的对料斗内部的混凝土进行搅拌流动,从而防止混凝土出现沉淀与凝固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浇筑,尤其是涉及一种雨污水管道两侧基础混凝土同步浇筑车


技术介绍

1、雨污水管道在建筑时,往往需要在在其两侧进行基础混凝土的浇筑,浇筑时会使用到混凝土浇筑车。

2、现有的混凝土浇筑车,如中国专利cn217325061u所公开的一种混凝土浇筑车,其主要解决的是,能够可拆卸的料筒组件和车体,当料筒组件单独布置时,便于利用吊车将料筒组件在桥上以及桥下转移;当料筒组件通过车体支撑时,车体能够带动料筒组件在桥梁上表面沿设定方向移动进行浇筑;不需要利用吊车带动料筒组件在桥梁上移动浇筑,减少视觉盲区造成的风险。

3、然而,该浇筑车可以使得料筒组件与车体进组装,从而便于转移料筒与车体,但是该浇筑车中的料筒并没有能够对混凝土进行搅拌的机构,这样当混凝土长时间静置在料筒中,便会出现混凝土内部颗粒沉淀的现象,同时混凝土还会出现凝固现象,粘附在料筒内壁,从而影响到料筒盛料的空间,不便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至少缓解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污水管道两侧基础混凝土同步浇筑车,包括车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水管道两侧基础混凝土同步浇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滚动机构(32)包括固定连接在车体(1)顶端的固定板(321),所述固定板(321)外壁开设有滑槽,该滑槽内壁滚动连接有第一滚轮(322),所述第一滚轮(322)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323),所述第二连杆(323)远离第一滚轮(322)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324),所述固定环(324)内壁与料斗(311)外壁固定连接有,所述料斗(311)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安装板(325),所述支撑安装板(325)底端开设有滑孔,该滑孔内壁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污水管道两侧基础混凝土同步浇筑车,包括车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水管道两侧基础混凝土同步浇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滚动机构(32)包括固定连接在车体(1)顶端的固定板(321),所述固定板(321)外壁开设有滑槽,该滑槽内壁滚动连接有第一滚轮(322),所述第一滚轮(322)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323),所述第二连杆(323)远离第一滚轮(322)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324),所述固定环(324)内壁与料斗(311)外壁固定连接有,所述料斗(311)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安装板(325),所述支撑安装板(325)底端开设有滑孔,该滑孔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326),所述弹簧(326)远离滑孔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柱(327),所述滑柱(327)远离弹簧(326)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滚轮(328),所述料斗(311)底端连通设置有出料管(32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水管道两侧基础混凝土同步浇筑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319)数量为四个,所述搅拌杆(319)两个为一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长青高迪赵秩平史成铭韩慧敏任永强宋宏图刘俊奇金国强李君段少伟徐嘉行贺磊张双伟李治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