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膜电极浸渍反向提拉干燥一体化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60371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膜电极浸渍反向提拉干燥一体化系统及其方法,涉及电极制作技术领域,包括配液系统、反向提拉系统和卡式方形浸渍槽,所述配液系统包括原液瓶、纯水储水箱、多向阀门、热风系统和可调频式双向脉冲泵、连接管道、传感器及控制模块,所述原液瓶设有多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浸渍反向提拉法,利用悬挂杆悬挂基材,降入卡式方形浸渍槽,通过多向阀门连通原液瓶与可调频式双向脉冲泵、卡式方形浸渍槽,进行浸渍,通过接通热风系统进行烘干,接着将锁点从滑槽推到卡槽锁紧,使Z型交叉架升起,基材从卡式方形浸渍槽中升起,取下卡式方形浸渍槽,降下悬挂杆,将挂有基材悬挂杆、载台整体移至马弗炉煅烧,实现浸渍提拉‑干燥一体化功能,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极制作,尤其涉及一种膜电极浸渍反向提拉干燥一体化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1、电催化氧化技术由于具有处理效率高、操作简便、设备制造简单、降解更加彻底等优点,近年来水处理领域引起广泛关注,电极作为电催化氧化反应设备的核心部件,是影响整个水处理过程的最终效果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为了推动电化学催化技术在环保水处理、资源能源回收领域的不断发展,开发制备具有电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易批量制备等优点的电催化电极材料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方向;

2、浸渍提拉法是电极制作最常用且经济实惠的方法之一,浸渍提拉法是一种传统的用水或溶液浸透物料来提取其中有效成分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药用植物、中药材、食品、化工原料等领域,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物料与溶液之间的物理化学作用,将溶液中的有用成分通过浸透、滤提等方式提取出来,形成浸提液或浸膏,浸渍提拉法一般适用于热敏性物质、易挥发物、易氧化物以及大分子化合物等物料的提取,基材与浸提液性质、分散性、接触面积和均匀性、浸渍时间、浸渍后处理等是影响浸提效果的重要因素,目前,浸渍提拉设备功能单一化,效率低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膜电极浸渍反向提拉干燥一体化系统,包括配液系统、反向提拉系统和卡式方形浸渍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液系统包括原液瓶(2)、纯水储水箱(3)、多向阀门(4)、热风系统(5)和可调频式双向脉冲泵(6)、连接管道、传感器及控制模块,所述原液瓶(2)设有多组,所述多向阀门(4)的多组端口通过管道分别与多组所述原液瓶(2)、纯水储水箱(3)、热风系统(5)和可调频式双向脉冲泵(6)连接,所述卡式方形浸渍槽(1)一侧的下方设有原液输入端口(7),所述可调频式双向脉冲泵(6)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原液输入端口(7)连接,多向阀门(4)、热风系统(5)和可调频式双向脉冲泵(6)均配置传感器及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电极浸渍反向提拉干燥一体化系统,包括配液系统、反向提拉系统和卡式方形浸渍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液系统包括原液瓶(2)、纯水储水箱(3)、多向阀门(4)、热风系统(5)和可调频式双向脉冲泵(6)、连接管道、传感器及控制模块,所述原液瓶(2)设有多组,所述多向阀门(4)的多组端口通过管道分别与多组所述原液瓶(2)、纯水储水箱(3)、热风系统(5)和可调频式双向脉冲泵(6)连接,所述卡式方形浸渍槽(1)一侧的下方设有原液输入端口(7),所述可调频式双向脉冲泵(6)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原液输入端口(7)连接,多向阀门(4)、热风系统(5)和可调频式双向脉冲泵(6)均配置传感器及控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电极浸渍反向提拉干燥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向阀门(4)和纯水储水箱(3)连接的管道上设有排空阀(14),所述多向阀门(4)、热风系统(5)、可调频式双向脉冲泵(6)和排空阀(14)的传感器及控制模块均与集成系统控制显示屏(15)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膜电极浸渍反向提拉干燥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系统(5)包括风机和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在风机的输入端,用于对风力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膜电极浸渍反向提拉干燥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式方形浸渍槽(1)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拉手(16),且卡式方形浸渍槽(1)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可文孙连鹏邓欢忠陈铭杨超张心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