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丛毛状曲霉JS2-74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0170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株丛毛状曲霉JS2‑74,其分类命名为丛毛状曲霉Aspergillus floccosus,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24年1月4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41027。本发明专利技术并公开了其制备的菌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其及其制备的菌剂在抑制大豆疫霉、终极腐霉、禾谷镰刀菌中的应用及防治大豆疫霉、终极腐霉、禾谷镰刀菌引起的大豆根腐病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筛选到的丛毛状曲霉JS2‑74,能够有效抑制大豆疫霉、终极腐霉、禾谷镰刀菌,并有效防治大豆疫霉、终极腐霉、禾谷镰刀菌引起的大豆根腐病,为大豆根腐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新的菌株资源及技术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微生物,具体涉及一株丛毛状曲霉js2-74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大豆根腐病(soybean root rot)是世界性土传病害,于1917年在美国首次报道。1991年中国在东北地区首次发现了这种土传病害,随着大豆推广种植,病害范围随之扩大。大豆根腐病菌主要危害大豆根部,在整个发育期都可对大豆进行侵染。苗期症状主要为引起植株茎基部水渍状病斑,发病部位由褐转黑,严重时茎部腐烂,植株死亡;成株期表现为叶片黄化,植株矮小,枝条呈倒八字状,严重时主根腐烂;成熟期的植株豆荚干枯,籽粒干瘪,枝叶萎蔫。大豆根腐病害存在多种致病菌,这些致病菌主要归属于卵菌类和真菌类两大类。其中卵菌类包括疫霉属的大豆疫霉( phytophthora sojae)和腐霉属的终极腐霉( pythium ultimum)等致病菌,真菌类包括镰刀属的禾谷镰刀菌( fusarium graminearum)和丝核菌属的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 solan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株丛毛状曲霉JS2-74,其分类命名为丛毛状曲霉Aspergillus floccosus,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24年1月4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41027。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丛毛状曲霉JS2-74在抑制大豆疫霉、终极腐霉、禾谷镰刀菌中的应用。

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丛毛状曲霉JS2-74在防治大豆疫霉、终极腐霉、禾谷镰刀菌引起的大豆根腐病中的应用。

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丛毛状曲霉JS2-74制备的菌剂,所述菌剂包括微生物化肥或微生物农药,所述菌剂活性成分包括丛毛状曲霉JS2-74的菌丝、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丛毛状曲霉js2-74,其分类命名为丛毛状曲霉aspergillus floccosus,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24年1月4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41027。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丛毛状曲霉js2-74在抑制大豆疫霉、终极腐霉、禾谷镰刀菌中的应用。

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丛毛状曲霉js2-74在防治大豆疫霉、终极腐霉、禾谷镰刀菌引起的大豆根腐病中的应用。

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丛毛状曲霉js2-74制备的菌剂,所述菌剂包括微生物化肥或微生物农药,所述菌剂活性成分包括丛毛状曲霉js2-74的菌丝、孢子、次生代谢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菌剂,其特征在于,丛毛状曲霉js2-74的菌丝、孢子由丛毛状曲霉js2-74接种于pda培养基或pdb培养基中培养制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徐璎珞赵耀李志远王源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