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气窜通道调控的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0113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气窜通道调控的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纳米颗粒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80~90份的二氧化碳刺激响应组分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20~30份的乳化剂或9~10份的稳定剂,1~5份的交联剂,15~20份的引发剂。利用乳液聚合法合成成本低廉、粒径可控、遇二氧化碳刺激响应膨胀、耐酸耐盐的二氧化碳响应型纳米颗粒,用于油藏气窜通道的封窜剂,分散性良好,流动性好,初始状态为乳液颗粒态,注入二氧化碳后地层呈酸性,体系随不同二氧化碳浓度刺激响应,纳米颗粒体积迅速膨胀并伴随颗粒聚结,以实现进入传统凝胶和泡沫无法进入的基质孔隙内膨胀调流,在裂缝基质内粘聚封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开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气窜通道调控的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二氧化碳作为性能优异的驱油介质,是补充地层能量的良好载体,成为目前最具前景的原油增产介质。低渗油藏储层平面-层间非均质强、二氧化碳/原油流度差异大,导致基质-裂缝多尺度驱替不均衡,高注采强度条件导致二氧化碳更易指进窜流,严重情况下二氧化碳注采无效循环比可达70%,二氧化碳波及体积大幅下降、驱油效率显著降低。因此,控制二氧化碳气窜是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中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性难题。

2、低渗油藏二氧化碳窜流方式主要包括压裂裂缝窜流、天然微缝窜流和基质高渗孔隙窜流等,具有明显的多尺度差异窜流特征。目前最常用的防气窜手段——水气交替驱,水段塞可以先流入高渗地层,从而迫使后续二氧化碳段塞进入低渗孔隙通道内驱替出剩余油,然而二氧化碳易发生指进窜流,从而发生突破。近些年来研发了一些聚合物改善水气交替驱的技术,通过向水段塞中加入聚合物改变水的黏度等。但需要注意的是,传统凝胶颗粒材料虽可较好实现裂缝封堵调流,却难以进入低渗油藏基质微纳孔隙中,无法实现基质孔隙二氧化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气窜通道调控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原料按重量份包括:80~90份的二氧化碳刺激响应组分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20~30份的乳化剂或者9~10份的稳定剂,1~5份的交联剂,15~20份的引发剂,450~460份的去离子水;所述纳米颗粒膨胀后的粒径范围为100~1000nm;

2.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气窜通道调控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气窜通道调控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稳定剂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气窜通道调控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原料按重量份包括:80~90份的二氧化碳刺激响应组分甲基丙烯酸二乙基氨基乙酯,20~30份的乳化剂或者9~10份的稳定剂,1~5份的交联剂,15~20份的引发剂,450~460份的去离子水;所述纳米颗粒膨胀后的粒径范围为100~1000nm;

2.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气窜通道调控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气窜通道调控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稳定剂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气窜通道调控的纳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彬付晨龙张伟张玉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