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暖,尤其是涉及一种供暖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中的供热面积迅速增长,供热需求旺盛,使得现有的供热管路难以满足供暖需要,采用空气源热泵供暖作为一种清洁采暖的方式,热泵从空气中取热可以很好地满足环保的要求,且可以很好地与集中供暖系统耦合,有效缓解供暖热源不足的问题并提升供暖系统的输热可靠性。
2、在相关技术中,耦合设置在供暖系统中的热泵对热用户侧的输水进行增热以提升供暖系统向热用户的输热能力,但由于空气源热泵在运转过程中,热泵的蒸发器表面会出现结霜的情况,霜层需要及时去除以使热泵可以稳定良好的运转,避免整机能效恶化的情况。热泵在除霜时采用冷媒逆循环的方式运转,使热泵中的蒸发器与冷凝器的功能调换,冷媒在蒸发器处冷凝放热,从而使霜层融化清除。热泵除霜的过程中,热泵用于向热用户的输水增热的冷凝器处,冷媒蒸发吸热,此时,热泵不仅无法向热用户增热还会对输水冷却,从而使供暖系统的供暖效果下降,使热用户的采暖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在于提出一种供暖系统,所述供暖系统可以使热泵化霜时保持良好的供暖效果,使热用户可以始终获得良好的采暖体验。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供暖系统,包括:一级管路,所述一级管路具有一级回水管;第一换热器和二级管路,所述一级管路与所述二级管路通过所述第一换热器换热,所述二级管路用于为热用户供热;热泵,所述热泵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具有
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供暖系统,通过设置一级管路、二级管路与热泵,热泵的冷凝器中的第一换热流道在增热模式时与二级管路相连,第一换热流道在除霜模式时与一级管路的一级回水管相连,很好地降低了热泵除霜时对供暖系统向热用户输热的影响,使供暖系统在热泵除霜时可以保持稳定良好的供暖效果,从而使热用户的采暖体验更好。
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暖系统还包括:第一连接管,所述二级管路包括第一供水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的出口和所述第一供水管之间,所述第一连接管上串接有第一水泵和第一控制阀;第二连接管,所述二级管路还包括第一回水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在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的入口和所述第一回水管之间,所述第二连接管上串接有第二控制阀。
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暖系统还包括: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连接在所述一级回水管和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的入口之间,所述第三连接管上串接有第二水泵和第三控制阀;第四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连接在所述一级回水管和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的出口之间,所述第四连接管上串接有第四控制阀,其中,所述第四连接管设于所述第三连接管在所述一级回水管中的流体流动方向的下游。
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暖系统还包括除霜装置,所述除霜装置被配置为对所述蒸发器的表面加热。
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暖系统还包括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具有相互热交换的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与所述一级回水管相连;所述除霜装置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相连,所述除霜装置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二换热器获取热能,以向所述蒸发器的表面加热。
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除霜装置包括:喷淋件,所述喷淋件被配置为朝向所述蒸发器的表面喷淋加热后的除霜液;第五连接管,所述第五连接管连接在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出口和所述喷淋件之间。
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中,所述除霜装置还包括:集液器,所述集液器设于所述蒸发器的下侧,所述集液器具有上侧敞开的集液腔;第六连接管,所述第六连接管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入口和所述集液腔相连,所述第六连接管上串接有第三水泵和第五控制阀。
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除霜装置包括: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用于加热所述蒸发器的表面;输热管路,所述输热管路连接在所述第二换热通道和所述第三换热器之间。
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中,所述除霜装置还包括风道件,所述风道件形成有风道空间,所述蒸发器和所述第三换热器设于所述风道空间中,所述热泵的风机适于驱动空气朝向所述蒸发器流动。
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供暖系统还包括:第七连接管,所述第七连接管连接在所述一级回水管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入口之间,所述第七连接管上串接有第四水泵和第六控制阀;第八连接管,所述第八连接管连接在所述一级回水管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出口之间,所述第八连接管上串接有第七控制阀,其中,所述第八连接管设于所述第七连接管在所述一级回水管中的流体流动方向的下游。
13、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霜装置,所述除霜装置被配置为对所述蒸发器(51)的表面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换热器(70),所述第二换热器(70)具有相互热交换的第一换热通道(71)和第二换热通道(72),所述第一换热通道(71)与所述一级回水管(11)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装置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装置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装置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装置还包括风道件(48),所述风道件(48)形成有风道空间,所述蒸发器(51)和所述第三换热器(47)设于所述风道空间中,所述热泵(50)的风机(53)适于驱动空气朝向
10.根据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霜装置,所述除霜装置被配置为对所述蒸发器(51)的表面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换热器(70),所述第二换热器(70)具有相互热交换的第一换热通道(71)和第二换热通道(72),所述第一换热通道(71)与所述一级回水管(11)相连;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宋庆国,杨学蔚,左秀娟,陈海燕,刘雅丽,顾正阳,
申请(专利权)人:瑞纳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