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源,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电机集成电源电路及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现今,在现有的各种电机驱动电源应用设备中,根据不同的负载功率特性要求,对输入电源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一般常用的电机驱动电源是由两个相互独立的整流模块和驱动模块构成电机的整个驱动系统。
2、其中,每个模块中具有相对独立的电路,需要分别独立进行控制,以致整个驱动系统较为复杂,效率、可靠性也较低,且无法保证主要设备在输入电源故障时,仍稳定可靠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电机集成电源电路及控制方法、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多电机集成电源电路驱动系统较为复杂,效率、可靠性也较低,且无法保证主要设备在输入电源故障时,仍稳定可靠工作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电机集成电源电路,其中,该多电机集成电源电路包括:备用电源;供电母线;电源输入转换电路,耦接在备用电源和供电母线之间,以接收备用电源提供的电源输入信号,并将电源输入信号转换为母线供电信号,以输出给供电母线;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耦接供电母线,并用于与交流电源耦接,以接收交流电源提供的交流输入信号,并将交流输入信号转换、叠加至母线供电信号;第一隔离电路,耦接供电母线;第二隔离电路,包括第一开关子电路和隔离变压器,隔离变压器包括原边绕组及耦合于原边绕组的至少两个副边绕组,第一开关子电路耦接供电母线和原边绕组;第一电源转换电路,每一第一电源转换电路耦接第一隔离
3、其中,控制电路采样获取母线供电信号,以基于母线供电信号调节第一控制信号的第一特征参数,并将第一控制信号发送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以使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基于第一控制信号调节母线供电信号;控制电路基于调节后的母线供电信号调节第二控制信号的第二特征参数,并将第二控制信号发送电源输入转换电路,以使电源输入转换电路基于第二控制信号调节母线供电信号;其中,控制电路用于依次交替循环利用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对母线供电信号进行调节,以将母线供电信号限制在第一阈值范围内;控制电路采样获取交流输入信号,以基于交流输入信号调节第三控制信号的第三特征参数,并将第三控制信号发送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以使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基于第三控制信号调节母线供电信号;其中,控制电路对应向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发送第三控制信号相较发送第一控制信号的优先级高;控制电路采样获取电源输入信号,以基于电源输入信号调节第四控制信号的第四特征参数,并将第四控制信号发送电源输入转换电路,以使电源输入转换电路基于第四控制信号调节母线供电信号;其中,控制电路对应向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发送第三控制信号相较对应向电源输入转换电路发送第四控制信号的优先级高,控制电路对应向电源输入转换电路发送第四控制信号相较发送第二控制信号的优先级高。
4、其中,控制电路利用母线供电信号的电流与交流输入信号的电流之间的差值调节第五控制信号的第五特征参数,并将第五控制信号发送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以使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基于第五控制信号调节母线供电信号的电流;控制电路利用母线供电信号的电流与电源输入信号的电流之间的差值调节第六控制信号的第六特征参数,并将第六控制信号发送电源输入转换电路,以使电源输入转换电路基于第六控制信号调节母线供电信号的电流。
5、其中,第二电源转换电路还包括第二开关子电路和逆变电路,第二开关子电路耦接逆变电路,以及第一隔离电路或副边绕组逆变电路用于与交流电机耦接;其中,第二开关子电路接收控制电路发送的第三驱动信号,以及第一隔离电路发送的隔离输出信号或副边绕组发送的第二交流信号,并基于第三驱动信号将隔离输出信号或第二交流信号转换为第二直流信号;逆变电路接收第二开关子电路发送的第二直流信号和控制电路发送的第四驱动信号,以基于第四驱动信号将第二直流信号转换为交流驱动信号。
6、其中,第一开关子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二电容以及第一电感,第二开关子电路包括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第七开关管、第八开关管、第二电感以及第三电容;其中,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耦接供电母线的第一端、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以及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耦接供电母线的第二端、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以及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耦接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耦接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和原边绕组的第二端,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耦接第一电感的第一端,第一电感的第二端耦接原边绕组的第一端;第五开关管的第二端耦接第七开关管的第一端,以及第一隔离电路的第一端或副边绕组的第一端,第六开关管的第二端耦接第八开关管的第一端,以及第一隔离电路的第一端或副边绕组的第二端,第五开关管的第一端耦接第二电感的第一端,第二电感的第二端耦接第六开关管的第一端、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以及逆变电路的第一端,第七开关管的第二端耦接第八开关管的第二端、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以及逆变电路的第二端;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第七开关管、第八开关管中每一开关管的第三端均连接于控制电路。
7、其中,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第二电感、第三电感、第五开关管、第六开关管、第七开关管、第八开关管、第一极管、第二极管以及第三电容;其中,第二电感的第一端耦接第三电感的第一端和交流电源的第一端,第二电感的第二端耦接第五开关管的第二端和第七开关管的第一端,第三电感的第二端耦接第六开关管的第二端和第八开关管的第一端,第一极管的第一端耦接第二极管的第二端和交流电源的第二端,第五开关管的第一端耦接第六开关管的第一端、第一极管的第二端以及第三电容的第一端,第七开关管的第二端耦接第八开关管的第二端、第二极管的第一端以及第三电容的第二端,第七开关管的第三端和第八开关管的第三端均耦接于控制电路。
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机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电机集成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电机集成电源电路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电机集成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电机集成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电机集成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电机集成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电机集成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
7.一种电机电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电源控制方法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电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电源输入信号换、叠加至所述母线供电信号的步骤之后,所述利用第一驱动信号将所述母线供电信号转换为隔离输出信号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电源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隔离输出信号或所述第二交流信号转换为交流驱动信号的步骤包括: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相耦接的壳体和多电机集成电源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电机集成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电机集成电源电路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电机集成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电机集成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电机集成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电机集成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电机集成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
7.一种电机电源控制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兵,张良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