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自蒸发式小型通信机房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9675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自蒸发式小型通信机房空调,具体涉及机房空调技术领域,包括:空调机壳和蒸发器,所述空调机壳的顶端安装有与其内部相通的冷风出风口,所述空调机壳内部顶壁安装有第一贯流风机和蒸发器,所述空调机壳内部底壁安装有压缩机,所述空调机壳的一侧安装有热风出风口;蒸发组件,用于将蒸发器内产生冷凝水进行收集并蒸发,所述蒸发组件包括固定在空调机壳相邻于蒸发器一侧的隔板收集槽、固定在空调机壳内的安装架以及固定在安装架内的下收集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蒸发组件的设置,有利于降低空调内湿度及温度,避免了不能够满足特定温度及湿度条件下的制冷及排湿需求,提升空调对机房制冷排湿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房空调,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自蒸发式小型通信机房空调


技术介绍

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信机房的设备数量和功率不断增加,对机房环境的要求也愈发严格,由于通信机房在使用时,一般安装有空调将通信机房进行降温处理,确保通信机房正常运作,由于空调在对机房进行制冷降温时,机房内的温度降低机房外的温度较高,因此机房内与机房外会会形成较大的温差,当空气的温度降至某一特定点,即露点温度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成液态水,空调室内机的蒸发器表面温度若低于此露点温度,便会在表面形成冷凝水,特别是在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机房内外温差较大,增加了空气中水蒸气的凝结可能性,因此机房内制冷后的低温环境会形成冷凝水,并大量依附在空调室内机,此时需要使用除湿组件将机房进行降温排湿,并且空气的温度降到某一特定点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开始凝结成水滴,这个温度点就是露点温度,当空调蒸发器的表面温度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在蒸发器表面凝结成水珠,此时冷凝水在大量凝结后容易吸附在其他空调元件表面,使得降温排湿组件在制冷时吹拂冷凝水,导致空调内湿度增加,然而空调内湿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自蒸发式小型通信机房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自蒸发式小型通信机房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组件(7)包括固定在下收集槽(23)一侧与其内部相通的第二铜管(72)、安装在空调机壳(1)内部底壁的分流箱(71)以及固定在分流箱(71)内的液位传感器(76),且第二铜管(72)的一端与分流箱(71)固定连接,所述分流箱(71)上设有将其内部冷凝水快速蒸发的排放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自蒸发式小型通信机房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组件包括安装在分流箱(71)底端的上散热翅片(73)和导风罩(78)、贴合在上散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自蒸发式小型通信机房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自蒸发式小型通信机房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组件(7)包括固定在下收集槽(23)一侧与其内部相通的第二铜管(72)、安装在空调机壳(1)内部底壁的分流箱(71)以及固定在分流箱(71)内的液位传感器(76),且第二铜管(72)的一端与分流箱(71)固定连接,所述分流箱(71)上设有将其内部冷凝水快速蒸发的排放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自蒸发式小型通信机房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组件包括安装在分流箱(71)底端的上散热翅片(73)和导风罩(78)、贴合在上散热翅片(73)底端制热芯片(75)以及贴合在制热芯片(75)底端的下散热翅片(74),且下散热翅片(74)和上散热翅片(73)分别位于导风罩(78)和分流箱(71)内,所述导风罩(78)内壁底壁固定有散热风扇(7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自蒸发式小型通信机房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组件(3)包括固定在下收集槽(23)顶端的安装座(31)、固定套接在蒸发棉(26)外部的安装套(32)以及开设在安装座(31)顶端供安装套(32)插入的定位槽(34),且安装座(31)顶端向内凹陷形成有通槽,所述通槽内固定有安装板(33),所述安装板(33)的顶端安装有可转动的同步环(35),且同步环(35)和安装板(33)的顶端均开设有供安装套(32)插入的插孔,所述安装板(33)上设有将其与安装套(32)同步固定的多组紧固组件(4),所述安装板(33)上设有转动组件(5),且转动组件(5)用于驱动同步环(35)转动并带动多组紧固组件(4)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自蒸发式小型通信机房空调,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紧固组件(4)均包括固定在安装板(33)顶端拐角处的固定块(41)、开设在安装套(32)一侧的第二紧固槽(47)以及可滑动的安装在固定块(41)内的紧固杆(42),所述通槽和定位槽(34)内均开设有第一紧固槽(46),且紧固杆(42)通过第一紧固槽(46)插入与该第一紧固槽(46)相对应的第二紧固槽(47)内,所述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峻李先飞陶向前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科新源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