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极耳组及电池。
技术介绍
1、随着技术进步,社会对于电池能量密度的要求在进一步提高,制作极耳的常规箔材部分被复合箔材取代。常规的箔材由于是通体金属不存在焊接电子导通问题,更换复合箔材后由于复合箔材为三明治夹心结构,中间的多为绝缘pet或pp夹层4~7um,两边各由1um金属覆盖,焊接存在电子导通问题,现有的焊接解决方案嫁接焊(在复合箔材边沿使用常规箔材进行焊接)其相对于常规工艺增加了嫁接焊工艺,增加的电池的生产成本,及降低了产出率。此外,目前的复合箔材中心绝缘材料力学性能较差,在使用环境较为恶劣时容易发生受损断裂。
2、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极耳结构能够解决焊接问题以及抗断裂能力弱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极耳组及电池,能够简化焊接工艺并提高极耳的抗断裂能力。
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极耳组,包括:
3、沿复合极耳厚度方向依次层叠的多个复合极耳;且
4、相邻的复合极耳面积不同;
5、所述复合极耳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子导通层、绝缘层、第二电子导通层;所述绝缘层设置于第一电子导通层和第二电子导通层之间。
6、在一些实施例中,极耳组中复合极耳具有中空圆柱结构,且所述中空圆柱结构的半径由极耳组的一边向另一边递增。
7、在一些实施例中,极耳组中复合极耳具有中空圆柱结构,且所述中空圆柱结构的半径由极耳组的中间向两边递增
8、在一些实施例中,极耳组中复合极耳的长度由中间向两边递减。
9、在一些实施例中,极耳组中复合极耳为跑道形,且所述复合极耳的面积由极耳组的中间向两边递减。
10、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层厚度为4-7μm。
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子导通层、第二电子导通层的厚度为0.8-1.2μm。
12、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层为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优选地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为一方向材。
13、在一些实施例中,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树脂材料为聚氨酯。
14、在一些实施例中,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纤维材料为碳纤维。
1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如前所述的的极耳组。
16、通过实施上述方案,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
17、1.通过层叠的复合极耳的长度、面积不同,为不同层的极耳预留出焊接位置,使得整个极耳组可以通过焊接片方便地进行超声焊接,提高了焊接效率。
18、2.通过复合极耳中的半径不等的圆柱形的中空结构,使得极耳组能够适用于铆钉结构。该结构能够使得极耳组相较于复合极耳在长度方向预留焊接位置时,能够在更多或更少数量的层叠的复合极耳的情况下保持良好的电子导通。
19、3.绝缘层为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复合极耳能够明显提高复合极耳的抗断裂能力,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相较于传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为柔性材料,能够更好的适用于复合极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耳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组中复合极耳具有中空圆柱结构,且所述中空圆柱结构的半径由极耳组的一边向另一边递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组中复合极耳具有中空圆柱结构,且所述中空圆柱结构的半径由极耳组的中间向两边递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组中复合极耳的长度由中间向两边递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组中复合极耳为跑道形,且所述复合极耳的面积由极耳组的中间向两边递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厚度为4-7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导通层、第二电子导通层的厚度为0.8-1.2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为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9.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极耳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耳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组中复合极耳具有中空圆柱结构,且所述中空圆柱结构的半径由极耳组的一边向另一边递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组中复合极耳具有中空圆柱结构,且所述中空圆柱结构的半径由极耳组的中间向两边递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组中复合极耳的长度由中间向两边递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耳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江涛,杨洋,
申请(专利权)人:华人运通山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