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指纹模组测试设备,具体为一种指纹模组测试输送平台。
技术介绍
1、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用于对生物的身份进行识别的生物识别模组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生物识别模组主要采用指纹识别、声纹识别、虹膜识别等识别方式对生物的身份进行识别,其中,由于用于指纹识别的指纹模组的操作方式较为便捷,使得指纹模组被广泛应用到各种设备上,比如手机、打卡机等。
2、在将指纹模组组装至设备上之后,通常需采用指纹模组测试装置对指纹模组进行指纹识别测试,以确保指纹模组可以用于识别指纹,其中,常用的一项检测项目为针对指纹模组的气密性检测,用于检测指纹模组上的识别区域与金属区域之间的气密性,从而判断其防水性能和使用寿命,传统的检测设备在针对批量的指纹模组进行检测时,需要设置多个夹紧设备对指纹模组进行夹紧,且在指纹模组上料至夹紧设备上时需要控制其进行夹紧,且在检测完成后需要解除对其的夹紧固定帮助其下料,操作过于繁琐,且在无法将检测后的良品指纹模组与劣品指纹模组较为高效的进行区分且分开下料,使得检测效率大大降低;缺少一种可自动将批量的指纹模组依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指纹模组测试输送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盘式输送装置(1),所述转盘式输送装置(1)设置在地面上,所述转盘式输送装置(1)包括驱动组件(11)、模组夹紧组件(12)和驱动夹紧组件(14),所述驱动组件(11)设置在地面上,所述模组夹紧组件(12)设有若干,若干所述模组夹紧组件(12)呈圆形均匀布设在驱动组件(11)的顶部,所述驱动组件(11)的一侧设有驱动夹紧组件(14),所述驱动组件(11)的一侧设有间歇上料装置(2),所述间歇上料装置(2)的上料端位于其中一个模组夹紧组件(12)的正上方,所述驱动夹紧组件(14)远离间歇上料装置(2)的一侧设有气密性检测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指纹模组测试输送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盘式输送装置(1),所述转盘式输送装置(1)设置在地面上,所述转盘式输送装置(1)包括驱动组件(11)、模组夹紧组件(12)和驱动夹紧组件(14),所述驱动组件(11)设置在地面上,所述模组夹紧组件(12)设有若干,若干所述模组夹紧组件(12)呈圆形均匀布设在驱动组件(11)的顶部,所述驱动组件(11)的一侧设有驱动夹紧组件(14),所述驱动组件(11)的一侧设有间歇上料装置(2),所述间歇上料装置(2)的上料端位于其中一个模组夹紧组件(12)的正上方,所述驱动夹紧组件(14)远离间歇上料装置(2)的一侧设有气密性检测设备(3),且气密性检测设备(3)的检测端位于其中一个模组夹紧组件(12)的正上方,所述气密性检测设备(3)远离驱动夹紧组件(14)的一端设有良品下料台(4),所述良品下料台(4)远离气密性检测设备(3)的一侧设有劣品下料台(5),且良品下料台(4)和劣品下料台(5)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模组夹紧组件(12)位置对应,与良品下料台(4)和劣品下料台(5)位置对应的两个模组夹紧组件(12)的侧端设有分料装置(6),所述分料装置(6)包括切换组件(61)和触发下料组件(62),所述触发下料组件(62)设有两个,两个触发下料组件(62)分别位于与良品下料台(4)和劣品下料台(5)位置对应的两个模组夹紧组件(12)的同一侧,且两个触发下料组件(62)呈上下交错设置,且两个触发下料组件(62)之间设有切换组件(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指纹模组测试输送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1)包括驱动电机(111)、驱动盘(112)、驱动杆(113)、转动轴(114)和输送盘(115),所述驱动电机(111)输送设置在地面上,所述驱动盘(112)的圆心处穿过驱动电机(111)的输出端且呈水平设置,所述驱动杆(113)偏心设置在驱动盘(112)的顶部,所述转动轴(114)竖直设置在驱动电机(111)的一侧,所述输送盘(115)的圆心处穿过转动轴(114)的顶部与其转动配合,且输送盘(115)呈水平设置,所述输送盘(115)的侧端呈圆形均匀布设有若干弧形凹陷部,且驱动盘(112)顶部的外侧与输送盘(115)侧端的凹陷部相契合,且驱动盘(112)顶部靠近驱动杆(113)的一侧设有凹陷部,所述输送盘(115)侧端处于相邻两个凹陷部之间的部分设有向内凹陷的开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指纹模组测试输送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夹紧组件(12)包括第一连接板(121)、第二连接板(122)、第一弹簧(123)、放置板(124)、连接轴(125)、旋转板(126)、连杆(127)、第一皮带轮(128)、第一传动皮带(129)、第一齿轮(130)、夹紧杆(131)和夹紧件(132),所述第一连接板(121)设置在输送盘(115)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接板(122)水平设置在第一连接板(121)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接板(122)的侧端端部呈弧形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板(121)与第二连接板(122)的同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121)和第二连接板(122)之间间隔且竖直设置有若干第一弹簧(123),所述放置板(124)水平设置在第二连接板(122)的顶部,所述放置板(124)和第二连接板(122)的同一侧相互连接,所述连接轴(125)竖直且转动设置在第二连接板(122)的中部,所述旋转板(126)的中部与连接轴(125)的顶部连接,所述连杆(127)设有两个,两个连杆(127)的一端分别与旋转板(126)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夹紧杆(131)设有两个,两个夹紧杆(131)对称设置在放置板(124)的底部且与其横向滑动连接,且两个连杆(127)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夹紧杆(131)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夹紧件(132)设有四个,四个夹紧件(132)分别设置在放置板(124)顶部的四个边角处,且每两个夹紧件(132)的底部分别穿过放置板(124)与夹紧杆(131)的两端连接,且夹紧件(132)与放置板(124)的顶部横向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130)通过阻尼轴承转动设置在第二连接板(122)的顶部,所述第一皮带轮(128)设有两个,两个第一皮带轮(128)分别设置在连接轴(125)和第一齿轮(130)与第二连接板(122)的转动连接处,所述第一传动皮带(129)套设在两个第一皮带轮(12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聪聪,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恒灏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