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模块,具体涉及一种软包电池系统的连接结构、软包电池系统。
技术介绍
1、软包电池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电池系统,相比传统的硬壳电池,软包电池系统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轻薄的体积和更灵活的形状。
2、目前,常规小动力软包电池系统,通常采用电池模组通过线缆将与保护板(以下简称:bms)进行连接,通过支架进行bms的固定,其中这些线缆包含动力电流线缆和电压采集线缆、以及温度采集线缆等。
3、由于装配便捷性、及可操作性,因此,线缆通常会留有一定余量,但是,该方式不仅增大模组连接工艺、及装配的难度,同时,还增加了模组的重量,并对连接结构的可靠性、及美观性也颇受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软包电池系统线缆通常会留有一定余量,不仅增大模组连接工艺、及装配的难度,同时,还增加了模组的重量,并对连接结构的可靠性、及美观性也颇受影响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软包电池系统的连接结构、软包电池系统。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包电池系统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系统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组件(8)包括正极极柱(10)和负极极柱(11),所述正极极柱(10)和负极极柱(11)设于所述导电件(4)上,且所述连接器(5)位于所述正极极柱(10)和负极极柱(1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包电池系统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板(6)上设有动力正极孔(12)和动力负极孔(13),所述动力正极孔(12)与正极极柱(10)对应设置,所述动力负极孔(13)与负极极柱(11)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电池系统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池系统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组件(8)包括正极极柱(10)和负极极柱(11),所述正极极柱(10)和负极极柱(11)设于所述导电件(4)上,且所述连接器(5)位于所述正极极柱(10)和负极极柱(1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包电池系统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板(6)上设有动力正极孔(12)和动力负极孔(13),所述动力正极孔(12)与正极极柱(10)对应设置,所述动力负极孔(13)与负极极柱(11)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包电池系统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组件(8)还包括正极动力固定件(14)和负极动力固定件(15),所述正极动力固定件(14)贯穿所述动力正极孔(12)与正极极柱(10)连接,所述负极动力固定件(15)贯穿所述动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训振,刘博渊,王忠明,戴楠,于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恩兴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