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平专利>正文

一种高压充气和快速排气的电动充气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84916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02
一种高压充气和快速排气的电动充气泵,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充气口、抽气口和排气孔,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有用于充气的活塞机构和用于排气的离心风机,充气口和抽气口的朝向一致,排气孔设置在抽气口的相对侧,离心风机的朝向与抽气口一致,且离心风机的入口穿过抽气口,活塞机构的第二电机垂直于离心风机设置,且第二电机临近排气孔设置,活塞机构的出口向充气口方向延伸并穿过充气口;活塞机构将产生的高压气体通过活塞机构的出口流至充气口,离心风机将抽气口流进的气体快速通过排气孔流出。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电动充气泵能够同时进行高压充气和快速排气;并且电动充气泵不仅结构更紧凑,还便于电机散热,延长电动气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充气泵,尤其涉及一种高压充气和快速排气的电动充气泵


技术介绍

1、电动充气泵是一种替代打气筒或者人工充气的充气装置,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化工、医疗等行业。现有的电动充气泵通常能够是实现充气和抽气两个功能,其中,在充气时,电动充气泵内的电机驱动活塞机构或者离心风机运作,使待充气的产品充满气体;在抽气时,电动气泵内的电机驱动离心风机运作,使待排气的产品排出气体。由于电动充气泵在实际的应用场景较多,因此,使用者希望电动充气泵既能够抽充两用又能够结构小巧紧凑,从而便于使用者携带进行应用。

2、为此,现有的电动充气泵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如专利号为cn202222626860.9(授权公告号为cn219622826u)《一种抽充两用电动充气泵》的中国技术所示,该电动充气泵呈柱状壳体,抽气端、风轮、隔板、电机、充气端沿柱状壳体的轴向依序设置,抽气端位于风室的顶端,充气端位于电机室的底端,该电动气泵利用一个电机控制风轮转动,且使产品与抽气端或充气端连通,从而实现该电动充气泵抽充两用;并且该电动气泵只设有一个电机,沿柱状壳体的轴向设置抽气端和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充气和快速排气的电动充气泵,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有充气口(11)、抽气口(12)和排气孔(1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用于充气的活塞机构(2)和用于排气的离心风机(3),所述充气口(11)和抽气口(12)的朝向一致,所述排气孔(13)设置在抽气口(12)的相对侧,所述离心风机(3)的朝向与抽气口(12)一致,且所述离心风机(3)的入口穿过抽气口(12),所述活塞机构(2)的第二电机(21)垂直于离心风机(3)设置,且所述第二电机(21)临近排气孔(13)设置,所述活塞机构(2)的出口向充气口(11)方向延伸并穿过充气口(11);所述活塞机构(2)将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充气和快速排气的电动充气泵,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有充气口(11)、抽气口(12)和排气孔(1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用于充气的活塞机构(2)和用于排气的离心风机(3),所述充气口(11)和抽气口(12)的朝向一致,所述排气孔(13)设置在抽气口(12)的相对侧,所述离心风机(3)的朝向与抽气口(12)一致,且所述离心风机(3)的入口穿过抽气口(12),所述活塞机构(2)的第二电机(21)垂直于离心风机(3)设置,且所述第二电机(21)临近排气孔(13)设置,所述活塞机构(2)的出口向充气口(11)方向延伸并穿过充气口(11);所述活塞机构(2)将产生的高压气体通过活塞机构(2)的出口流至充气口(11),所述离心风机(3)将抽气口(12)流进的气体快速通过排气孔(13)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充气和快速排气的电动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3)包括第一电机(31)和与第一电机(31)的输出端连接的叶轮组件(32),所述第一电机(31)驱动叶轮组件(32)转动,使所述壳体(1)内形成与外部连通的风室,通过所述风室和排气孔(13)的配合,使所述第一电机(31)和第二电机(21)散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充气和快速排气的电动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3)还包括设置在叶轮组件(32)周壁的外壳(33),所述外壳(33)向抽气口(12)方向延伸形成第一接头(331),所述第一接头(331)为离心风机(3)的入口,所述第一接头(331)穿过抽气口(12)。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平
申请(专利权)人:邓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