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复方黑金茶发酵生产过程优化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58101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9 0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针对复方黑金茶发酵生产过程优化系统及方法。建立连翘叶原料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进行检测和筛选,构建紫外线杀菌过程模型,包括紫外线照射强度、照射时间和搅拌速度模型,实现杀菌过程的定量控制,构建菌种发酵过程数学模型,建立菌悬液浓度、发酵时间与菌含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并预测发酵结果,构建图像序列分析算法,判别发酵终点;通过数值模拟和反向求解,获取满足不同发酵需求的发酵参数。本发明专利技术从原料选择、杀菌方式、菌种配比、发酵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创新,提高了黑金茶的品质稳定性和多样性,为传统黑茶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工程,具体为一种针对复方黑金茶发酵生产过程优化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黑金茶,属后发酵型黑茶类,属菌茶类。选用阿姆斯特丹散囊菌、冠突散囊菌(金花),以汉中炒制后优质绿茶作为基茶,通过现代微生物技术进行杀菌、接种、培养、干燥、植菌等系列复杂工艺制作,形成独特的新茶品种。黑金茶深沉的茶体上附着亮黄色的金花,能有效催化茶叶中的蛋白质、多酚类物质氧化,并在多年自然陈化中转化为对人体有益的物质。

2、现有的黑金茶生产工艺许多地方需要改进,基茶在接种发酵菌种时无法精确控制发酵效果和发酵时间,因此生产出的黑金茶品质不一。需要对黑金茶的发酵生产进行规范化。

3、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针对复方黑金茶发酵生产过程优化系统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针对复方黑金茶发酵生产过程优化方法,包括:建立连翘叶原料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利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对连翘叶进行检测和筛选;

2、构建紫外线杀菌过程模型,包括紫外线杀菌照射强度模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针对复方黑金茶发酵生产过程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复方黑金茶发酵生产过程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连翘叶原料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以叶片大小、完整度、褐变程度和色彩均匀度作为质量评估的质量指标参数;搭建机器视觉检测平台,采用第一彩色工业相机采集连翘叶原料图像;构建连翘叶原料质量评估模型,采集大量不同的连翘叶样本,通过人工分级和留样分析,获得连翘叶质量指标参数与品质等级的对应关系数据;将连翘叶质量指标参数与品质等级的对应关系数据构建成数据集,用于训练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训练完成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提取连翘叶图像的色彩、纹理和形状特征,对连翘叶进...

【技术特征摘要】

1.针对复方黑金茶发酵生产过程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复方黑金茶发酵生产过程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连翘叶原料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以叶片大小、完整度、褐变程度和色彩均匀度作为质量评估的质量指标参数;搭建机器视觉检测平台,采用第一彩色工业相机采集连翘叶原料图像;构建连翘叶原料质量评估模型,采集大量不同的连翘叶样本,通过人工分级和留样分析,获得连翘叶质量指标参数与品质等级的对应关系数据;将连翘叶质量指标参数与品质等级的对应关系数据构建成数据集,用于训练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训练完成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提取连翘叶图像的色彩、纹理和形状特征,对连翘叶进行检测;当检测到不符合标准的连翘叶时,通过气动分拣机构将不符合标准的连翘叶筛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对复方黑金茶发酵生产过程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经过制茶处理后的连翘叶进行紫外线照射杀菌,分别构建紫外线杀菌照射强度模型、紫外线杀菌照射时间模型以及构建紫外线杀菌搅拌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对复方黑金茶发酵生产过程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连翘叶在紫外线杀菌过程中进行滚筒搅拌,将连翘叶置于滚筒式搅拌装置中,通过搅拌,使连翘叶不断翻动,接受紫外线均匀照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针对复方黑金茶发酵生产过程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阿姆斯特丹散囊菌和冠突散囊菌在连翘叶中的菌种发酵过程数学模型,计算阿姆斯特丹散囊菌和冠突散囊菌在不同菌悬液浓度下接种连翘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凡熊小飞王楚翘熊欣瑶宫可焓张舒涵张义伟汤红伟陈建军刘轶
申请(专利权)人:汉中市黑金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