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鱼类繁殖设备,具体为一种鱼类繁殖实验的水槽控温装置及增氧设备。
技术介绍
1、为了改善渔业资源种群结构经常会开展鱼类亲本增殖放流活动,在毒理学研究中也会针对亲本实施各类化学品暴露养殖,在遗传育种学研究中还会针对亲本某些关键基因进行敲除,在以上工作开展之后,评价亲本的繁殖行为及其繁殖力的变化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所以鱼类繁殖产卵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环节。在通过现有的鱼类繁殖产卵行为研究系统进行鱼类繁殖产卵的过程中,亲鱼常常由于光照、溶氧、水温等条件的不适无法完成正常产卵过程,使得繁殖行为受阻,产卵孵化率低下,同时,对受精卵的收集和繁殖力的评估也极其不方便。此外,由于实验过程中,水槽内没有微生物群体,因此难以保证水体内的溶氧量,因此在进行鱼类繁殖实验时,通常会在水槽内设置控温装置保持水温,同时搭配上增氧机将空气压缩排至水体内提高水中的含氧量,保证亲鱼在繁殖实验过程中能够健康生存。
2、目前,控温装置通常是直接将换热器设置在水中进行控温,但换热器附近的水温显然高于水槽内其他部分的水温,影响亲鱼繁殖以及受精卵的存活,此外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类繁殖实验的水槽控温装置,包括集水桶(1)和养殖槽(5),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桶(1)的上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端盖(8),所述集水桶(1)内固定连接有圆板(21),所述圆板(21)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套筒(25),所述套筒(25)内安装有多个换热器(22),所述套筒(25)内安装有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能够对圆板(21)下方集水桶(1)内的水体进行搅动,使水体与换热器(22)均匀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繁殖实验的水槽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机构包括多个第一导水管(24),多个所述导水管周向固定在套筒(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类繁殖实验的水槽控温装置,包括集水桶(1)和养殖槽(5),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桶(1)的上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端盖(8),所述集水桶(1)内固定连接有圆板(21),所述圆板(21)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套筒(25),所述套筒(25)内安装有多个换热器(22),所述套筒(25)内安装有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能够对圆板(21)下方集水桶(1)内的水体进行搅动,使水体与换热器(22)均匀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繁殖实验的水槽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机构包括多个第一导水管(24),多个所述导水管周向固定在套筒(25)的侧壁上,所述套筒(25)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导水管(23),且第二导水管(23)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导水管(24)之间,所述第一导水管(24)和第二导水管(23)远离套筒(25)的一端均设置有弯头,所述第二导水管(23)的一端穿过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器(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繁殖实验的水槽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5)内通过轴承做转动连接有蜗杆(42),所述蜗杆(4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叶轮(34),所述蜗杆(42)的下端通过滚动轴承与套筒(25)的下端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蜗杆(42)的侧壁啮合有多个蜗轮(40),多个所述蜗轮(40)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轴壁通过密封轴承与套筒(25)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一端穿过密封轴承并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繁殖实验的水槽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换热器(2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通过铜管串联,所述集水桶(1)的侧壁设置有冷暖机(12),所述冷端机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均通过铜管与串联在一起的多个换热器(2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繁殖实验的水槽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集水罩(17),所述集水罩(17)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周向分布的弯管(18),所述集水桶(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环(20),所述限位环(20)内卡接有过滤网(19),所述过滤网(19)为锥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繁殖实验的水槽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槽(5)的下端设置有沉淀槽(15),所述沉淀槽(15)内设置有集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立雄,王敏,周雪,朱峰跃,段辛斌,刘明典,王珂,田辉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