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改性铯钨青铜的蓄热阻燃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57990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9 0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改性铯钨青铜的蓄热阻燃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功能纤维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向纳米铯钨青铜溶液中滴加氨基硅烷偶联剂溶液进行搅拌反应,得到改性铯钨青铜;三氯化磷、季戊四醇和β‑苯乙醇于第一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含氯环状磷酸酯阻燃剂;S2、将含氯环状磷酸酯阻燃剂分散在第二溶剂中,加入改性铯钨青铜进行反应,得到多功能铯钨青铜;S3、对多功能铯钨青铜和聚酯粉末进行造粒,得到多功能聚酯母粒;S4、对多功能聚酯母粒和聚酯切片进行纺丝,得到基于改性铯钨青铜的蓄热阻燃聚酯纤维,具有良好的蓄热性能和阻燃性能,且力学性能损伤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纤维,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改性铯钨青铜的蓄热阻燃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铯钨青铜是一类有着优异近红外光吸收性能的材料,有效吸收太阳能并转化为热能,而广泛地用于玻璃透明隔热涂料、太阳膜、玻璃隔热夹胶片、红外隐身等领域。聚酯纤维是目前产量最高、应用最广的合成纤维,在填充物、服装、室内家居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利用铯钨青铜制备蓄热保暖聚酯纤维材料成为研究热点。然而铯钨青铜粉体未经修饰直接加入共混,在聚酯中容易团聚,分散性较差,对纺丝设备压力较大,导致加工困难。此外,聚酯纤维极易燃烧,且在燃烧过程中熔滴现象严重,严重限制了其在填充物、室内家居等领域的应用。开发具有蓄热阻燃多功能的聚酯纤维意义重大。

2、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0067038a)公开了一种蓄热用纳米智能纤维的制备方法,以掺杂有铯钨青铜的聚乙烯醇缩丁醛作为壳层,以正十八烷作为芯层,通过同轴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壳层负载铯钨青铜的核壳结构纳米智能纤维;然而该方法无法解决铯钨青铜粉体在聚酯纤维中难以分散的问题,且其阻燃性能差。

3、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改性铯钨青铜的蓄热阻燃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性铯钨青铜的蓄热阻燃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所述氨基硅烷偶联剂选自3-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和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性铯钨青铜的蓄热阻燃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所述搅拌反应的温度为60℃-70℃,时间为3h-4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性铯钨青铜的蓄热阻燃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所述三氯化磷和季戊四醇的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改性铯钨青铜的蓄热阻燃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性铯钨青铜的蓄热阻燃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所述氨基硅烷偶联剂选自3-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和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性铯钨青铜的蓄热阻燃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所述搅拌反应的温度为60℃-70℃,时间为3h-4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性铯钨青铜的蓄热阻燃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所述三氯化磷和季戊四醇的摩尔比为2-2.2:1;三氯化磷和β-苯乙醇的摩尔比为1:1-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性铯钨青铜的蓄热阻燃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所述含氯环状磷酸酯阻燃剂和改性铯钨青铜的质量比为1-1.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改性铯钨青铜的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庆生张虎修奇德胡小刚杨亚洲曹广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科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