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流式阻抗技术的3d打印生物颗粒形变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细胞等生物颗粒的形变特征测量在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化学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主流的生物颗粒形变的测量方法仍主要采用图像检测的方式,即采用高速摄像机对形变的生物颗粒进行连续拍摄,通过图像分析的方式获取生物颗粒的形变特征。然而此类方法的检测通量极低,通常为数秒钟一个,难以应用于大背景细胞的高通量检测中。另外此类方法往往依靠昂贵的高速摄像机且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其检测成本也往往较高。近年来,随着微流控技术的进步,流式电阻抗检测技术在生物颗粒的检测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以细胞为例,流式电阻抗检测技术通过分析细胞经过电场区域时对电场产生的扰动实现细胞非标记检测。例如,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实现白细胞和肿瘤细胞的种类辨别。然而,现有的流式电阻抗检测装置通常难以实现生物颗粒形变的高通量检测。鉴于流式阻抗技术在生物颗粒检测中具有高通量、非标记的优势,基于流式阻抗技术研制一种能够实现生物颗粒形变特征检测的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疾病诊断、单细胞物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流式阻抗技术的3D打印生物颗粒形变检测装置,由流道层(1)和电极层(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层(1)和电极层(2)上下密封;分为4个检测区域且分别为用来测量生物颗粒的形状的检测区域、用来测量生物颗粒受流体挤压而产生的形变的检测区域、用来测量生物颗粒因碰撞流道壁面而产生的形变的检测区域和用来测量生物颗粒因碰撞流道壁面而产生的形变的检测区域,用来测量生物颗粒的形状的检测区域有一块为检测区域一,用来测量生物颗粒受流体挤压而产生的形变的检测区域有一块为检测区域二,用来测量生物颗粒因碰撞流道壁面而产生的形变的检测区域有两块对称设置分别为检测区域三和检测区域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流式阻抗技术的3d打印生物颗粒形变检测装置,由流道层(1)和电极层(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层(1)和电极层(2)上下密封;分为4个检测区域且分别为用来测量生物颗粒的形状的检测区域、用来测量生物颗粒受流体挤压而产生的形变的检测区域、用来测量生物颗粒因碰撞流道壁面而产生的形变的检测区域和用来测量生物颗粒因碰撞流道壁面而产生的形变的检测区域,用来测量生物颗粒的形状的检测区域有一块为检测区域一,用来测量生物颗粒受流体挤压而产生的形变的检测区域有一块为检测区域二,用来测量生物颗粒因碰撞流道壁面而产生的形变的检测区域有两块对称设置分别为检测区域三和检测区域五,用来测量生物颗粒因碰撞流道壁面而产生的形变的检测区域有两块对称设置分别为检测区域四和检测区域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流式阻抗技术的3d打印生物颗粒形变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道层(1)上设置有样本入口(11)、鞘液入口一(12)与鞘液入口二(111)、样本出口一(13)与样本出口二(17),以及电极孔一(14)、电极孔二(15)、电极孔三(16)、电极孔四(18)、电极孔五(19)、电极孔六(110)、电极孔七(112)、电极孔八(113)和电极孔九(114),所述流道层(1)的底面设置有聚焦流道(115)、鞘液流道一(116)与鞘液流道二(120),挤压流道(117)、以及碰撞流道一(118)和碰撞流道二(119),所述的鞘液流道一(116)与鞘液流道二(120)位于挤压流道(117)的两侧;所述的碰撞流道一(118)、碰撞流道二(119)径直连通并与挤压流道(117)垂直相接,生物颗粒进入碰撞流道一(118)或碰撞流道二(119)时与流道壁面发生碰撞产生形变,生物颗粒经碰撞流道一(118)或碰撞流道二...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