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柔性耐磨复合软控制电缆。
技术介绍
1、目前屏蔽软控制电缆,电缆的绝缘线芯均在屏蔽层内,绝缘线芯在通电使用时,由于各个绝缘线芯所承载的负荷不相同,即所承载的信号电流不同,由此电流所产生磁场也不相同,从而相互之间的干扰程度也不相同,干扰严重时会影响部分绝缘线芯的功能发挥,严重时造成所承担的负载误动作。
2、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根据控制电缆的绝缘线芯所承载负荷情况,将承载负荷较大绝缘线芯剥离出来放在屏蔽层的外围是必要,从而实现绝缘线芯功能精准定位,减少绝缘线芯间使用差异的相互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柔性耐磨复合软控制电缆。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柔性耐磨复合软控制电缆,包括缆芯,所述缆芯包括多根绝缘线芯,每根绝缘线芯由内而外包括导体和绝缘层,所述缆芯外围由内向外依次包覆有统包绝缘层、金属屏蔽层、内护套、同心绝缘线芯层、半导电层和外被层。
3、进一步地,所述导体为第5种软铜导体或第6种软铜导体或第5种镀锡软铜导体或第6种镀锡软铜导体。
4、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层由弹性体绝缘料挤包在导体上。
5、进一步地,所述统包绝缘层由聚酯带包覆在缆芯上。
6、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屏蔽层由金属丝编织而成。
7、进一步地,所述内护套由弹性体护套料紧密挤包在金属屏蔽层上而成。
8、进一步地,所述同心绝缘线芯层由多根绝缘线芯疏绕或缠绕在内护套
9、进一步地,所述半导电层由半导电聚酯带重叠绕包在同心绝缘线芯层外。
10、进一步地,所述外被层由弹性体耐磨护套料紧密挤包在半导电层外而成。
11、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具有较好的柔软性、耐磨性及可靠保障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柔性耐磨复合软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缆芯,所述缆芯包括多根绝缘线芯,每根绝缘线芯由内而外包括导体和绝缘层,所述缆芯外围由内向外依次包覆有统包绝缘层、金属屏蔽层、内护套、同心绝缘线芯层、半导电层和外被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柔性耐磨复合软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为第5种软铜导体或第6种软铜导体或第5种镀锡软铜导体或第6种镀锡软铜导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柔性耐磨复合软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由弹性体绝缘料挤包在导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柔性耐磨复合软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统包绝缘层由聚酯带包覆在缆芯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柔性耐磨复合软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屏蔽层由金属丝编织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柔性耐磨复合软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套由弹性体护套料紧密挤包在金属屏蔽层上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柔性耐磨复合软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同心绝缘线芯层由多根绝缘线芯疏绕或缠绕在内护套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柔性耐磨复合软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缆芯,所述缆芯包括多根绝缘线芯,每根绝缘线芯由内而外包括导体和绝缘层,所述缆芯外围由内向外依次包覆有统包绝缘层、金属屏蔽层、内护套、同心绝缘线芯层、半导电层和外被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柔性耐磨复合软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为第5种软铜导体或第6种软铜导体或第5种镀锡软铜导体或第6种镀锡软铜导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柔性耐磨复合软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由弹性体绝缘料挤包在导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柔性耐磨复合软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统包绝缘层由聚酯带包覆在缆芯上。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利锋,徐晓峰,王小新,
申请(专利权)人:飞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