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堤越浪模拟装置及越浪模拟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57333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9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海堤越浪模拟装置及越浪模拟方法,造浪开始时,调节第一调节板和出水口之间的夹角与海堤斜坡角度相同,向集水箱内注水,驱动件的伸缩端推动推板,使水体由出水口流出形成越浪,越浪由堤顶越到后坡,如果电子水尺测得的水体厚度低于预期,将出水通道的高度等比加高,同时改变驱动件的推板速度;如果流速仪实时监测水体流速低于预期,等比放大驱动件推板速度,经过数次调试后,即可造出符合预期流速、水体厚度的越浪水体,即可进行下一步具体试验研究,省去堤前波浪模拟、海堤模型前沿地形制作、海堤模型迎浪面布置等工作环节,直接生成越浪水体作用于海堤模型的堤顶与后坡,越浪水体具有更高的重复性及模拟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具体涉及海堤越浪模拟装置及越浪模拟方法


技术介绍

1、在风暴潮、台风等极端天气下,海堤堤顶发生越浪是不可避免的。大量海堤损毁事件表明,暴风浪越过防浪墙后,会在堤顶形成越浪流,打击海堤的堤顶及后坡,造成不同程度的冲蚀破坏,威胁海堤安全。

2、越浪冲击试验是研究海堤越浪侵蚀、溃决等灾变机制机理的重要手段,其中越浪的生成是试验的关键和难点。通常,此类试验在长波浪水槽中进行,通过专用造波机生成不规则波浪,经过一定长度(40m以上)的过渡段后作用于海堤模型,产生越浪现象,再测量越浪流、越浪打击力。

3、因不规则波浪存在一定的随机性,波列中个别大波造成的大越浪水体对海堤破坏占比较高,受制于造波板运动重复性、水槽水位稳定性等,源头的造波模拟会存在一定误差,此方法形成的越浪水舌厚度、越浪水体形态重复性不高,导致其在作用于堤顶和后坡时,越浪冲击试验的数据重复性受到影响。为消除从源头造波到越浪冲击试验中诸多环节的模拟误差,探求一种更为直接的海堤越浪生成方法,使其直接作用于海堤堤顶和后坡,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堤越浪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件、集水箱、电子水尺和流速仪,所述驱动件的伸缩端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活动位于集水箱内,所述集水箱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有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一端与出水口下壁连接,第一调节板另一端用于与堤顶搭接,所述第二调节板覆盖在所述出水口上,且第二调节板与出水口的下壁之间具有供水体流出的出水通道,所述电子水尺用于实时监测水体的厚度,所述流速仪用于实时监测水体流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堤越浪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一侧设有第一滑槽,出水口另一侧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调节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边、板体和第二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堤越浪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件、集水箱、电子水尺和流速仪,所述驱动件的伸缩端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活动位于集水箱内,所述集水箱底部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有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所述第一调节板一端与出水口下壁连接,第一调节板另一端用于与堤顶搭接,所述第二调节板覆盖在所述出水口上,且第二调节板与出水口的下壁之间具有供水体流出的出水通道,所述电子水尺用于实时监测水体的厚度,所述流速仪用于实时监测水体流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堤越浪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一侧设有第一滑槽,出水口另一侧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调节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边、板体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与第一滑槽配合连接,所述第二侧边与第二滑槽配合连接,所述板体的底部与与出水口的下壁之间具有所述出水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堤越浪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与第一滑槽紧固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侧边与第二滑槽紧固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堤越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举许洺山邵杰黄君宝黄世昌董伟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