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缸活塞油压上泵和油压碟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7291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9 00:38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缸活塞油压上泵和油压碟刹。该双缸活塞油压上泵搭配一自行车车架的把横管使用,包括一上泵体,上泵体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刹把件,上泵体靠近刹把件的一侧开设有双缸油腔;双缸油腔包括有同轴心连通设置且内径依次递减的第一油缸腔和第二油缸腔,双缸油腔内活动装配有双缸活塞件,且双缸活塞件的第一端活动装配有活塞杆,活塞杆的另一端延伸出油缸腔并固定装配于刹把件的下端部以在刹把件小摆角活动时驱动油液大制动力比值输入出油口。本申请将刹车的摆角活动行程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刹把件小摆角活动时,可实现小行程消除刹车片与碟盘的预置间隙;第二阶段,进一步捏动刹把件,获得了刹把件小摆角活动而强力制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自行车刹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缸活塞油压上泵和油压碟刹


技术介绍

1、碟刹目前有两种控制传递方式,即拉线碟刹和油压碟刹,拉线碟刹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制动体验较差;相比拉线碟刹,油压碟刹的成本较高,但刹车力道强且所需刹车握力小,需要维护的频率也较低。因此目前很多公路车已逐步普及油压碟刹的装配使用。

2、随着骑行运动的日渐风靡,人们对骑行制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很多公路车在生产时会考虑如何设计油压碟刹以加强油碟优势,使得刹把件小摆角活动而获得强力制动效果。

3、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双缸活塞油压上泵和油压碟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缸活塞油压上泵和油压碟刹,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确定干线协调控制方案具有局限性,导致调控效果不佳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缸活塞油压上泵,其搭配一自行车车架的把横管使用,包括一上泵体,所述上泵体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刹把件,所述上泵体靠近所述刹把件的一侧开设有具有一开口端的双缸油腔,且所述双缸油腔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缸活塞油压上泵,其搭配一自行车车架的把横管使用,包括一上泵体,所述上泵体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刹把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泵体靠近所述刹把件的一侧开设有具有一开口端的双缸油腔,且所述双缸油腔内设有油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缸活塞油压上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缸活塞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缸活塞油压上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泵体上还设有补偿油池,且所述补偿油池通过油池孔与所述第一油缸腔相连通,所述油池孔位于所述第二油路孔与所述第二油缸腔之间,且在刹车动作下,所述第二油路孔推进位移至与所述油池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缸活塞油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缸活塞油压上泵,其搭配一自行车车架的把横管使用,包括一上泵体,所述上泵体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刹把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泵体靠近所述刹把件的一侧开设有具有一开口端的双缸油腔,且所述双缸油腔内设有油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缸活塞油压上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缸活塞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缸活塞油压上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泵体上还设有补偿油池,且所述补偿油池通过油池孔与所述第一油缸腔相连通,所述油池孔位于所述第二油路孔与所述第二油缸腔之间,且在刹车动作下,所述第二油路孔推进位移至与所述油池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缸活塞油压上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油池内装配有呼吸垫,用于配合所述双缸油腔内的油压变化而体积胀缩变化以调节制动时的油液压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志军吴嗣斌程瑶
申请(专利权)人:兰溪市捷克运动器材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