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铃注塑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7161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9 00:37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铃注塑模具结构,该模具包括后模以及设于后模上的模头,模头的前侧壁上设有注塑型槽;模头的后侧壁上设有横向的第一活动腔,活动腔的前端通过通孔与注塑型槽连通;后模上设有伸入第一活动腔内并封堵通孔的密封杆;后模上还设有气道,以及供密封杆后退的第二活动腔;气道通过第二活动腔与第一活动腔连通;装配到位时,密封杆的前端端面与注塑型槽的底面齐平;后模上还设有驱动密封杆前后移动的驱动组件;开模后,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密封杆后退,进而将通孔打开,此时气道与注塑型槽连通,通过气道连通外部气压源便可利用气流将注塑件吹出注塑型槽,可避免注塑件上出现凹痕,减少了后期的加工工序,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门铃制造,特别涉及一种门铃注塑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1、门铃是住宅小区用户与来访者的通讯联络系统,是住宅小区住户的第一道非法入侵的安全防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安全的意识不断提高,对门铃的需求不断增加。其中注塑是生产门铃外壳的一种制造方式。

2、现有技术中,通过注塑的形式生产门铃外壳是通过将注塑机将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加热,再通过加压注射到注塑机中,但目前注塑机的脱膜方式均是通过顶针将凝固后的产品定出模具,而这将导致产品的外侧表面出现凹痕,需要后期加工修复,不利于成本的控制以及生产效率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门铃注塑模具结构,该门铃注塑模具结构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2、为达到上述要求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提供一种门铃注塑模具结构,该模具包括后模以及设于所述后模上的模头,所述模头的前侧壁上设有注塑型槽;所述模头的后侧壁上设有横向的第一活动腔,所述活动腔的前端通过通孔与所述注塑型槽连通;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铃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模具包括后模以及设于所述后模上的模头,所述模头的前侧壁上设有注塑型槽;所述模头的后侧壁上设有横向的第一活动腔,所述活动腔的前端通过通孔与所述注塑型槽连通;所述后模上设有伸入所述第一活动腔内并封堵所述通孔的密封杆;所述后模上还设有气道,以及供所述密封杆后退的第二活动腔;所述气道通过所述第二活动腔与所述第一活动腔连通;装配到位时,所述密封杆的前端端面与所述注塑型槽的底面齐平;所述后模上还设有驱动所述密封杆前后移动的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铃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活动腔的直径,所述通孔呈喇叭状且其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铃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模具包括后模以及设于所述后模上的模头,所述模头的前侧壁上设有注塑型槽;所述模头的后侧壁上设有横向的第一活动腔,所述活动腔的前端通过通孔与所述注塑型槽连通;所述后模上设有伸入所述第一活动腔内并封堵所述通孔的密封杆;所述后模上还设有气道,以及供所述密封杆后退的第二活动腔;所述气道通过所述第二活动腔与所述第一活动腔连通;装配到位时,所述密封杆的前端端面与所述注塑型槽的底面齐平;所述后模上还设有驱动所述密封杆前后移动的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铃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活动腔的直径,所述通孔呈喇叭状且其前端为较小端,所述密封杆的前端对应所述通孔设有与其适配的封堵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铃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内壁前端为圆柱状,后端为锥台状;所述封堵部包括与所述通孔的前端适配的圆柱段,以及与所述通孔的后端适配的锥台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铃注塑模具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辉刘建平韩良波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刻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