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56759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9 00:35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包括:光伏组件;建筑物,光伏组件间隔设置于建筑物外侧,并与建筑物的外壁之间形成空气流道,空气流道的顶端具有用于连通外界的第一开口,建筑物具有连通室内空间和空气流道的第二开口,以及用于连通室内空间与外界的第三开口;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具有室内空间的温度高于第一阈值的第一状态,以及室内空间的温度低于第二阈值的第二状态,第一阈值大于第二阈值;第一状态下,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以及第三开口均打开;第二状态下,第一开口与第三开口均关闭,且第二开口打开。该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能够在室内温度偏高时进行散热降温,在室内温度偏低时进行升温,从而较好地改善在室内工作生活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光伏发电,特别是涉及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


技术介绍

1、在光伏发电领域,通常是将光伏组件安装于建筑外墙或者屋顶,通过光伏组件吸收光能进行发电。通常,光伏组件发电过程中,其自身会产生热量,导致建筑的室内温度升高。当室内温度本就偏低时,光伏组件产生的热量虽然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室内温度,但提升程度有限;当室内温度本就偏高时,光伏组件产生的热量会进一步加剧室内温度的升高。上述两种情况均不利于改善在室内工作生活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能够在室内温度偏高时进行散热降温,在室内温度偏低时进行升温,从而较好地改善在室内工作生活的舒适度。

2、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所述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包括:

3、光伏组件;以及

4、建筑物,所述光伏组件间隔设置于所述建筑物外侧,并与所述建筑物的外壁之间形成空气流道,所述空气流道的顶端具有用于连通外界的第一开口,所述建筑物具有连通室内空间和所述空气流道的第二开口,以及用于连通所述室内空间与所述外界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包括墙体与屋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光伏板组与第二光伏板组,所述第一光伏板组间隔设置于所述墙体外侧,所述第二光伏板组间隔设置于所述屋顶外侧,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第二光伏板组的顶端和所述屋顶之间,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均设置于所述墙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包括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所述第二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三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位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对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包括墙体与屋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光伏板组与第二光伏板组,所述第一光伏板组间隔设置于所述墙体外侧,所述第二光伏板组间隔设置于所述屋顶外侧,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第二光伏板组的顶端和所述屋顶之间,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均设置于所述墙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包括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所述第二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三开口设置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位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对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二侧壁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三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口位于所述墙体上背离所述屋顶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处设有转动连接于所述屋顶的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被配置为相对所述屋顶转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处设有转动连接于所述墙体的第二阀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志茜徐建美茅静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