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打滑检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5642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9 00:3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型打滑检测仪,具体涉及皮带检测用具领域,包括内置控制模块的主机,设置于皮带输送机的外侧;辊子,辊子的侧面始终和皮带的端面相抵触;传动部,包括壳体、测量轴和滑槽,滑槽开始于壳体上,辊子和滑槽弹性耦合连接,测量轴转动连接于壳体内,壳体和辊子之间设置有用于传递辊子转速的传递机构;其中,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处理辊子的转速数据,在皮带的压力以及弹簧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滑块在滑槽内适当的进行滑动,从而进行高低位置上的调整,如此可以实时将皮带的运动速度向测量轴传递,辊子在上述的运动状态下只发生高度上的改变而不发生角度的偏斜,故可以保证辊子的侧面和皮带的端面始终贴合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皮带检测用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智能型打滑检测仪


技术介绍

1、针对皮带输送机的使用检测环节中,需要使用打滑检测仪对皮带在运行过程中是否出现打滑情况进行检测。现有的打滑检测仪多采用轮式速度检测方式,将辊子贴合皮带并让二者之间保持一定的接触压力,皮带在转动时会带动辊子同步转动,辊子上的传感器将辊子的转速上传至控制模块中,经过模型处理后得到最终结果。

2、现有的辊子均通过角度可调节的方式安装在皮带输送机一侧,当皮带的位置出现改变时,通过改变辊子的角度可以让辊子和皮带保持始终贴合的状态,但是此时辊子的侧面和皮带的端面并非完全贴合而是存在一定的夹角,这就导致皮带带动辊子转动的可靠性降低,干扰检测仪获取正确的皮带工作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型打滑检测仪,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保证辊子的高低位置可调节的基础上,如何确保辊子侧面和皮带端面始终贴合。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型打滑检测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型打滑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打滑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4)的形状为弧形,滑槽(34)的曲率中心和测量轴(32)的转动中心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型打滑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机构包括传动件一(33)、传动件二(35)和滑块(36),所述测量轴(32)和传动件一(33)固定连接,滑块(36)和滑槽(34)弹性滑动连接,滑块(36)和传动件二(35)转动连接,传动件一(33)和传动件二(35)均为齿轮且二者啮合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型打滑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打滑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打滑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4)的形状为弧形,滑槽(34)的曲率中心和测量轴(32)的转动中心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型打滑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机构包括传动件一(33)、传动件二(35)和滑块(36),所述测量轴(32)和传动件一(33)固定连接,滑块(36)和滑槽(34)弹性滑动连接,滑块(36)和传动件二(35)转动连接,传动件一(33)和传动件二(35)均为齿轮且二者啮合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型打滑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一(33)和传动件二(35)的传动比为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打滑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4)的曲率中心位于测量轴(32)的转动中心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型打滑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4)的形状为直条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打滑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机构包括传动件一(33)、传动件二(35)和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金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纳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