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铝用预焙炭阳极性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5636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9 0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铝用预焙炭阳极性能的方法,通过采用具有高导电性能的无污染的填充料,利用大颗粒煅后石油焦和中颗粒煅后石油焦将具有高导电性能的无污染填充料填充到煅后石油焦骨料的内部孔隙中,得到带有填充料的骨料;将细料煅后石油焦、粉料煅后石油焦与带有填充料的骨料置于预热混捏锅中进行预热混捏,然后加入液体沥青或树脂进行混捏、冷却,将冷却的物料振动成型生产出生质炭阳极块;将生质炭阳极块在焙烧炉中进行焙烧,得到预焙炭阳极。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填充了铝用预焙炭阳极生产用的石油焦在经过煅烧后产生的孔隙,有效改变了原来用沥青充填后因焙烧所产生的二次孔隙等,全面提高了铝用预焙炭阳极的电阻率、密度等关键性能指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电解的节能及炭阳极的生产,具体为一种改进铝用预焙炭阳极性能的方法


技术介绍

1、预焙炭阳极是预焙铝电解槽生产电解铝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俗成铝电解槽的“心脏”。预焙炭阳极在铝电解过程中既起到导电的作用,也起到直接参入电化学反应的作用,是采用不同粒级的煅后石油焦为骨料、沥青或树脂做粘结剂按照一定的比例经过混捏、成型、焙烧等工序生产出不同规格的炭阳极,以满足铝电解生产铝的需要。

2、 目前,全球铝用预焙阳极普遍采用的生产工艺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石油焦经过高温煅烧后普遍存在着30%~55%的孔隙,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密度、导电性、强度等;二是为解决煅后焦的孔隙问题,目前全球唯一办法是采用沥青进行较长时间的混捏,让沥青能够充分进入煅后石油焦的孔隙中,再经过高温焙烧后,使沥青裂解成碳在骨料中留存,但在焙烧的过程中只有不到50%的沥青被碳化,炭阳极中的骨料及炭阳极内部造成二次孔隙率较大,这一难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导致了炭阳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电阻率、密度等关键性能指标难以得到有效改善;四是沥青或者树脂的消耗较大,沥青和树脂都是严重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铝用预焙炭阳极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铝用预焙炭阳极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料包括:锂电池负极生产产生的粒度在1~6.5μm石墨尾料,粒度在1~6.5μm的石墨,将煅后石油焦研磨成粒度在1~6.5μm的具有高导电率的石墨或煅后焦粉料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铝用预焙炭阳极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料填充到煅后石油焦骨料的内部孔隙的步骤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进铝用预焙炭阳极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颗粒煅后石油焦的粒度为6~18mm,所述中颗粒煅后石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铝用预焙炭阳极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铝用预焙炭阳极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料包括:锂电池负极生产产生的粒度在1~6.5μm石墨尾料,粒度在1~6.5μm的石墨,将煅后石油焦研磨成粒度在1~6.5μm的具有高导电率的石墨或煅后焦粉料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铝用预焙炭阳极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料填充到煅后石油焦骨料的内部孔隙的步骤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进铝用预焙炭阳极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颗粒煅后石油焦的粒度为6~18mm,所述中颗粒煅后石油焦的粒度为3~6mm。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玉敬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京韵有色金属工业科技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