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站液压油散热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56296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9 0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散热结构领域,具体为一种液压站液压油散热结构及方法,包括箱体、热传导机构和散热机构,所述箱体中心上端安装有立板,所述立板上侧安装有可调节高度的热传导机构,所述热传导机构上端设置有可单独拆装的散热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向前后拉动卡板使其在开槽内向外移动,带动限位板在限位槽内外移,带动下传导板根据箱体内的液压油的高度调节高度,使下传导板完全淹没在液压油内,通过下传导板将液压油的温度通过金属传递给侧传导板,再传递给顶传导板,通过散热扇对顶传导板吹风风冷散热,达到持续的散热效果,提高了散热的效率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结构领域,具体为一种液压站液压油散热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1、两用液压站,即滤板压紧机构和翻板接液机构共用的旁置式大型液压站,主要由大电动油泵组、小电动油泵组、两用油箱、油箱盖、液压站底座、大集成阀组、小集成阀组、手动球阀、旁置接油盘、回油过滤器、空气滤清器、液位计组成;大电动油泵组和小集成阀组,分别卧式安装在两用油箱旁边的液压站底盘上、并联通plc程控系统;大集成阀组和小集成阀组,分别安装在油箱盖上面相应位置;可分别为滤板压紧机构的大型油缸和翻板接液机构的小型油缸提供并控制液压油,大型液压站的液压油温度容易超高,但缺少液压油辅助散热设置,从需要外装散热结构。

2、现有散热通过增设风冷式液压油循环散热装置,实现液压油自动循环,翅片式散热器吹风散热,使循环油降温达标,保障液压油的粘温性能与润滑性能,保证了滤板压紧机构和翻板接液机构的平稳运行

3、但是现有的液压油散热结构的风冷组件设置在油箱内,在对油箱长时间散热后,散热组件内部会吸附大量的油气污渍,造成散热组件的运作堵塞,但是又安装在散热组件内部,无法得到直接拆卸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站液压油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热传导机构和散热机构,所述箱体(1)中心上端安装有立板(2),所述立板(2)上侧安装有可调节高度的热传导机构,所述热传导机构上端设置有可单独拆装的散热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站液压油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传导机构包括内槽(301),所述内槽(301)左端内壁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302),所述第一锥形齿轮(302)左端连接有电机(303),所述内槽(301)上端内壁安装有第二锥形齿轮(304),所述内槽(301)上端开设有滑槽(305),所述滑槽(305)内安装有螺杆(306),所述螺杆(306)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站液压油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热传导机构和散热机构,所述箱体(1)中心上端安装有立板(2),所述立板(2)上侧安装有可调节高度的热传导机构,所述热传导机构上端设置有可单独拆装的散热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站液压油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传导机构包括内槽(301),所述内槽(301)左端内壁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302),所述第一锥形齿轮(302)左端连接有电机(303),所述内槽(301)上端内壁安装有第二锥形齿轮(304),所述内槽(301)上端开设有滑槽(305),所述滑槽(305)内安装有螺杆(306),所述螺杆(306)外壁套装有滑板(307),所述滑板(307)上端安装有顶板(308),所述顶板(308)两侧下端安装有侧传导板(309),所述侧传导板(309)下端安装有下传导板(310),所述侧传导板(309)上端贯穿顶板(308)连接有顶传导板(3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站液压油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插槽(401),所述插槽(401)内插装有插板(402),所述插板(402)侧壁开设有卡槽(403),所述插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涛周鹏颜晓宇张杰吴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隆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