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地热循环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56295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9 0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山地热循环利用系统,涉及地热能循环技术领域,包括废弃矿井,废弃矿井的底部作为井下蓄水区,井下蓄水区与抽蓄水发电模块连通;废弃矿井的其余巷道分别安装有回风热能模块和围岩热能模块;抽蓄水发电模块、回风热能模块和围岩热能模块均与用户端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矿山地热循环利用系统,通过抽蓄水发电模块、回风热能模块和围岩热能模块,对巷道内部的高温气体、围岩中的热能以及矿井内部水源的热能进行充分利用,清洁无污染,在循环利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少环境中的碳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热能循环,尤其涉及一种矿山地热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1、废弃矿山的再利用对矿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矿山废弃后仍赋存着丰富的资源,有潜在的积极用途,尤其是大量可再生地热资源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2、如何开发一种矿山地热循环利用系统,能够充分利用废弃矿山的地热资源,减少环境中的碳排放,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矿山地热循环利用系统,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列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一种矿山地热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废弃矿井,所述废弃矿井的底部作为井下蓄水区,所述井下蓄水区与抽蓄水发电模块连通;

4、所述废弃矿井的其余巷道分别安装有回风热能模块和围岩热能模块;

5、所述抽蓄水发电模块、所述回风热能模块和所述围岩热能模块均与用户端连通。

6、优选的,所述井下蓄水区内安装有温度计,所述井下蓄水区包括位于底部增温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矿山地热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废弃矿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弃矿井的底部作为井下蓄水区,所述井下蓄水区与抽蓄水发电模块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地热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下蓄水区内安装有温度计(13),所述井下蓄水区包括位于底部增温带的立井(1)、倾斜向上的巷道(2)、水平巷道(3)和倾斜向下的巷道(4),所述倾斜向上的巷道(2)、所述水平巷道(3)和所述倾斜向下的巷道(4)均与所述立井(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山地热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蓄水发电模块包括水池(8)、发电厂(9)、水力发电机组(12)、水泵(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山地热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废弃矿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弃矿井的底部作为井下蓄水区,所述井下蓄水区与抽蓄水发电模块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地热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下蓄水区内安装有温度计(13),所述井下蓄水区包括位于底部增温带的立井(1)、倾斜向上的巷道(2)、水平巷道(3)和倾斜向下的巷道(4),所述倾斜向上的巷道(2)、所述水平巷道(3)和所述倾斜向下的巷道(4)均与所述立井(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山地热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蓄水发电模块包括水池(8)、发电厂(9)、水力发电机组(12)、水泵(14)、冷水管路(19)和热水管路(20),所述水池(8)设置在所述立井(1)的井口附近,所述水力发电机组(12)安装在所述倾斜向下的巷道(4)内,所述水池(8)的出水口通过所述冷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丹丹刘玲黄泰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