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芯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56164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8-29 00:31
本技术涉及雾化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雾化芯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该雾化芯组件包括外壳、雾化管、雾化基质存储单元、发热件以及固定结构,外壳内具有容纳腔,雾化管设置于容纳腔内用于形成雾化通道,雾化基质存储单元设置于容纳腔内用于为雾化通道提供雾化基质,发热件位于雾化管内,用于加热雾化管内的雾化基质,固定结构设置于容纳腔内用于固定雾化管,固定结构内具有与雾化通道连通的冷却通道,冷却通道用于将外部的气流导入至雾化通道内并对容纳腔降温。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雾化芯组件,通过在容纳腔内的固定结构上设置冷却通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发热件上的部分热量容易传递至外壳上而导致的外壳容易发烫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雾化器,具体涉及一种雾化芯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1、电子雾化装置用于将雾化基质生成气溶胶,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以及供电单元,供电单元与雾化器连接用于为雾化器供电。雾化器包括雾化芯组件和雾化基质,雾化芯组件用于对雾化基质存储并将存储的雾化基质雾化生成气溶胶。雾化芯组件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外壳内的雾化管、雾化基质存储单元和发热件,发热件设置于雾化管内用于对雾化管内的雾化基质加热以生成气溶胶。但是发热件在加热雾化基质的过程中,发热件上的部分热量容易传递至外壳上,进而使得外壳容易发烫。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通过在容纳腔内的固定结构上设置冷却通道,以在将外部气流导入至雾化通道内的过程中对容纳腔降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发热件上的部分热量容易传递至外壳上而导致的外壳容易发烫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雾化芯组件,该雾化芯组件包括:

3、外壳,外壳内具有容纳腔;

4、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化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51)包括至少一个弯折部,所述冷却通道(51)的进气端位于所述外壳(1)上,且所述冷却通道(51)的进气端靠近所述雾化管(2)的出气口处,所述冷却通道(51)的出气端与所述雾化管(2)的进气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5)包括第一固定部(52),所述第一固定部(52)与所述雾化管(2)连接用于将所述雾化管(2)固定于所述容纳腔(11)内,所述第一固定部(52)上具有与所述外壳(1)外部连通的第一通孔(52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51)包括至少一个弯折部,所述冷却通道(51)的进气端位于所述外壳(1)上,且所述冷却通道(51)的进气端靠近所述雾化管(2)的出气口处,所述冷却通道(51)的出气端与所述雾化管(2)的进气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5)包括第一固定部(52),所述第一固定部(52)与所述雾化管(2)连接用于将所述雾化管(2)固定于所述容纳腔(11)内,所述第一固定部(52)上具有与所述外壳(1)外部连通的第一通孔(5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5)还包括第二固定部(53),所述第二固定部(53)与所述第一固定部(52)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固定部(52)固定于所述容纳腔(11)内,所述第二固定部(53)上具有与所述第一通孔(521)连通的第二通孔(5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芯组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廖振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