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过载保护电路,具体涉及一种延时自恢复型过载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器设备种类越来越多,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由于电器负载性质多种多样,因此,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电器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冲击大、设备故障等造成的供电故障现象也越来越多。
2、现有的供电设备广泛采用的解决方法是将采样的电流信号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器输出控制输出继电器的吸合与释放,达到过载保护的目的,但是,由于检测电路的灵敏度过高,容易造成保护电路的反复开关,引起用电设备的反复启动,从而造成用电设备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在输出过载时能够延时保护、过载解除后能够延时自动恢复、电路结构简单的延时自恢复型过载保护电路。
2、一种延时自恢复型过载保护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流检测电路、延时自恢复控制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
3、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电流采样电阻rs1,所述电流采样电阻rs1串联至交流输入端零线n,所述电流检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延时自恢复型过载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流检测电路、延时自恢复控制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所述延时自恢复控制电路包括过载延时保护电路和延时恢复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时自恢复型过载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第一比较器U1A,所述第一比较器U1A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至具有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的分压电路,所述第四电阻R4上并联由第二电容C2;所述第一比较器U1A的反相输入端连接至具有第一电阻R1和第三电阻R3的分压电路,所述第三电阻R3上并联由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比较器U1A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R2连接至所述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延时自恢复型过载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流检测电路、延时自恢复控制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所述延时自恢复控制电路包括过载延时保护电路和延时恢复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时自恢复型过载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包括第一比较器u1a,所述第一比较器u1a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至具有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的分压电路,所述第四电阻r4上并联由第二电容c2;所述第一比较器u1a的反相输入端连接至具有第一电阻r1和第三电阻r3的分压电路,所述第三电阻r3上并联由第一电容c1;所述第一比较器u1a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r2连接至所述电流采样电阻rs1;所述第一比较器u1a的输出端通过第六电阻r6连接至光电耦合器u2,所述光电耦合器u2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过载延时保护电路的输入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时自恢复型过载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过载延时保护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过载延时保护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延时恢复电路和所述输出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延时恢复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过载延时保护电路的第二输入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延时自恢复型过载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载延时保护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六电容c6和第二比较器u2a,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和第十电阻r10的连接点;所述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比较器u2a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第二比较器u2a的同相输入端还通过第十一电阻r11和所述第六电容c6连接至辅助电源vcc;所述第二比较器u2a的反相输入端连接至具有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的分压电路,所述第八电阻r8上并联由第五电容c5;所述第二比较器u2a的输出端同时连接至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瑞爱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